俊辩 曹植
【原文】
魏文帝①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①魏文帝:即魏王曹丕,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庙号世祖,谥号文皇帝。曹丕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的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
【译文】
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弟弟陈思王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一头牛斗不过另一头,掉到井里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作一首诗,但不能说“牛”字,也不能说“井”字,不能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走完了作不完诗,就杀头。曹植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一百步还没有到。于是他又作了一首三十字的诗怜悯自己:“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诸葛恪
【原文】
孙权暂巡狩武昌,语群臣曰:“在后好共辅导太子,太子有益,诸群厚赏,如其无益,必有重责。”张昭①、薛综②,并未能对。诸葛恪曰:“今太子精微特达,比青盖来旋,太子圣睿之姿,必闻一知十,岂为诸臣虚当受赏。”孙权尝问恪,君何如丞相?恪曰:“臣胜之。”权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且为君叔,何宜言胜之邪?”恪对曰:“实如陛下明诏,但至于仕于汙君,甘于伪主,暗于天命,则不如臣从容清泰之朝,赞扬天下之君也。”权复问恪:“君何如步骘③?”恪答曰:“臣不如之。”又问何如朱然④?亦曰:“不如之。”又问何如陆逊?亦曰:“不如之。”权曰:“君不如此三人,而言胜叔者何?”恪曰:“不敢欺陛下,小国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是以胜也。”
【注释】
①张昭:字子布,东吴第一谋士。孙策平定江东时,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孙策亲自登门请张昭,张昭遂出山相助。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②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少明经,善属文。及长,枢机敏捷,长于辞令。孙权召为五官中郎。
③步骘:字子山,吴丞相,徐州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
④朱然:本名施然,字义封,扬州丹阳郡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译文】
孙权临时巡视武昌,对众位大臣说:“以后你们要共同好好辅导太子。太子有进步,各位都有重赏,如果没有进步,必然都要受到责备。”张昭、薛综无言以对。诸葛恪说:“如今太子精明细心,出类拔萃,等到乘青篷车时,以太子的聪明睿智,必然听到一就知道十,怎么能让大家无功受禄呢?”孙权曾经问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比得上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诸葛恪说:“我胜过他。”孙权说:“丞相受遗诏辅佐处理政务,国家富足刑法严明,民众安定。虽然昔日的伊尹遵循皇天的意旨,周公影响到四方极远的地方,也没有超过丞相多少,况且又是你叔叔,怎么可以说胜过他呢?”诸葛恪回答说:“事实确实如陛下您说的一样,但是如果投靠昏庸的君主,甘心为不合法度的君主服务,违背天命,则不如我从容地效忠清明安泰的朝廷,为天下赞扬的君主效力。”孙权又问诸葛恪说:“你能不能赶上步骘?”诸葛恪回答说:“我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朱然,诸葛恪也说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陆逊,也回答不如他。孙权说:“你说不如这三个人,又说胜过你叔叔,这是为什么?”诸葛恪说:“不敢欺骗陛下,小国虽然有君主,不如灭亡的诸侯国,所以说胜过他。”
匡衡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人有烛而不与,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之而读之。邑人大姓①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为其佣作,而不求直②。主人怪而问之,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③。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此,闻之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顾。
【注释】
①大姓:指大户人家。
②直:同“值”,此处作报酬讲。
③大学:指大学问家。
【译文】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而家里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但不借给他,他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把烛光引过来,拿着书对着烛光读书。同镇有一个大户人家目不识丁,但家里很富有,收藏了很多书。匡衡于是为他干活,但不要工钱。这家主人感到很奇怪,就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只愿能借来你的书,全都读一遍。”这个人非常感慨,便资助匡衡书读,匡衡于是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被问倒了,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然后不理匡衡就离开了。
柳公权
【原文】
柳公权,武宗朝在内庭。上尝怒一宫嫔久之,既而复召。谓公权曰:“朕怪此人,然若得学士一篇,当释然也。”目御前蜀笺数十幅授之。公权略不伫思,而成一绝曰:“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①拭泪痕。”上大悦,锡锦彩二百匹,令宫人上前拜谢之。
【注释】
①椒房: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椒房殿亦称椒室。因以椒和泥涂墙壁,取温暖、芳香、多子之义,故名。后亦用为后妃的代称。
【译文】
唐朝的柳公权在武宗皇帝的时候是内廷官员。皇帝很长时间对一名宫内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我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我就不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令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欢迎新华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