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篇 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原文】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时,若有陆兵三千在彼,当易得手。保彭杏南,系为弟处分统一军起见。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人堪为①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
杏南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注释】
①堪为:胜任。
【译文】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的时候,如果有陆军三千人在那里,会容易得手。保举彭杏南,是为弟弟那里统一起见,弟弟一军共一万八千人,总要另外有两人可以胜任统带的,每人统五六千人,弟弟自己统带七、八千人然后可以分可以合。
杏南以外,还有谁可以分统?也要早早地提拔。办大事的人以多选接替人手为第一要义。满意的人选不到,可以姑且选其次,以待慢慢地教育培养。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评析】
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学问极深。曾国藩用人的学问,是其人生成功术中重要的一门,他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一双明亮之眼,遵循“看透人之后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
那么,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到底有何非凡之处,而令这些顶尖人物折服呢?
其一、求贤若渴
曾国藩宽容大量、求贤若渴,有本事的人一般都能得到重用,所以天下人才都愿意跟着他走。对人才的重要性,曾做过吏部待郎的曾国藩认识非常透彻,他认为办天下事要用天下才,办的事越大需要的人才就越多。曾国藩“以荐举人为己任,疆吏阔帅,几遍海内”,看准了的人决不放过,曾效仿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彭玉麟;他还嘱咐师友同僚,随时推荐各类人才;对于任何前来投奔的人才,他都礼遇有加,盛情接待。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美名,让全国各地第一流人才对这位曾“伯乐”趋之若鹜,甚至许多新科进士不愿履朝廷之任而愿意进入曾国藩的幕府。
其二、相人有法
据说曾国藩精通麻衣相法,而事实上,是他一生在考察人才方面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用人三策折》中,曾国藩把具体考察人才的方法归纳为“询事”、“考言”、“奏折”、“诱迫”四法。在选人时,曾不喜欢用官气重、夸夸其谈的人,并以“德大于才”为用人第一要旨,对此他有过精辟的阐述“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
其三、量才适用
曾国藩不仅善于发现人才,还善于使用人才。他清楚地认识到“世人聪明才力,不甚相悬,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出异人”。
因此,曾国藩不拘一格降人才,“凡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借,量材录用”。长此以往,使得他帐下军事型的、谋划型的、经济型的、技术型的人才应有尽有,其势如日中天,前无古人,登峰造极。
其四、琢玉成器
对于可造之才,曾国藩在培养上所花的工夫可谓不遗余力。“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这是曾国藩的培养人才观。他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不可动辄说“天下无才”或“无人可用”。曾国藩从长期实践中归纳出培养人才的方法,主要有“教诲”、“甄别”、“保举”、“超擢”四种。教诲之法即教训、教导;甄别之法即对能力、品质考核鉴定;保举之法即向上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超擢之法即超级提升。以教诲为例,凡手下将领来拜见,曾国藩总抽时间接见,并谆谆训诲、告诫他们对上要精忠报国,对下要力戒骚扰百姓;平时,他也经常以书信、饭前闲谈的形式对手下提些要求。因此,属下从士兵到将领,无不将他视为楷模。
其五、奖励为重
曾国藩深谙人的心理,认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鼓励扶助,他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
在具体实践中,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其积极性。武人给钱,文人给名。“即以厚赏来得兵将之勇,以名位来换幕僚之智,皆大欢喜,军心一统”。通过不停的举荐,曾国藩的幕僚“几乎人人皆有顶戴”,“以满足他们的好名之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不怕部属与自己同职齐名,鼓励他们“自立门户、自辟乾坤”,并为这铺路搭桥。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大放异彩。
上一篇:治家篇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
下一篇:治家篇 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