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鼎传
——《辽史》卷一○五
[说明]大公鼎(1043—1121),辽中京大定(今内蒙古宁城西)人,为渤海族。
祖先世代居住在辽阳率宾(今俄罗斯双城子附近),圣宗统和年间,徙辽东豪族于
中京,他祖先也随之迁居于大定。咸雍年间中进士,任沈州观察判官,改良乡令,
迁兴国节度副使,进拜大理卿。天柞帝时,历长宁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
部使,进拜东京留守。大公鼎任官以清正爱民为本,务农桑,省摇役,平冤狱,安
民变,多有惠政。
大公鼎为渤海族人,祖先世居辽阳率宾县。统和年间,迁徙辽东的豪族充实中
京,从而居于大定府。他的曾祖父大忠,曾任礼宾使。父亲大信,官任兴中府主簿。
大公鼎幼年时庄重有志,长大后好学。
辽道宗咸雍十年,考中进士,调任为沈州观察判官,当时辽东地区雨量过大,
庄稼深受其害,北枢密院大规模调发辽河两岸壮了维护堤防,官府依照命令催促得
很紧迫,只有大公鼎说:“边境地区刚刚安宁,又大规模征摇役,不利于国家安定、
发展农耕。”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奏报朝廷,朝廷采纳,停止了这项工程,雨水也未
造成灾害;沿河两岸千里之内的人无不喜悦。改任为良乡县令,减省摇役,重视农
桑,兴办孔子庙学,县民悦服并得到教化。经多次迁升至兴国节度副使。
当时隶属于鹰坊的人,以捉鸟为名,扰害乡间田里,时间长了,百姓都不堪忍
受。大公鼎向皇帝报告了这种情况,当即命令禁止。正值大公鼎进朝,大臣告知皇
帝嘉奖采纳他建议的事,大公鼎说:“一个郡得到安宁,确实是很幸运的事;其他
郡这种事还很多,希望把这一恩惠通赐天下。”又被采纳。调任为长春州钱帛都提
点,当他到达春水,贵族、公主照例向钱帛司借贷,大公鼎说:“岂可停止官家用
度,他舞弊徇私拉人情?”予以拒绝。因此多听到怨恨垢骂之语,他说:“这是我
的职责,不敢读职。”不久拜为大理卿,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
天祥皇帝即位之后,他历任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为东京户部使,
当时贼盗杀死东京留守萧保先,开始是图谋他的财产,进而发动暴乱,百姓之间也
互相猜忌,各家互相争斗。大公鼎一个人单骑到郡中,向百姓晓以祸福,众人都扔
下兵器叩拜说:“只要不欺压我们,我们怎敢不听你的命令。”从此安居如故。被
拜为中京留守,赐为贞亮功臣,乘坐驿车赴任,当时盗贼充斥,有些盗贼在路上遇
到大公鼎,都在他的马前叩拜,请求改过自新。大公鼎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家
恢复旧业,盗贼听说后,接踵而来,要求改过。不到十天,境内的贼盗便被肃清了。
天祥皇帝听说后,加赐他为保节功臣。当时人心动荡不安,大公鼎顾虑发生变乱,
请求布施恩惠予以安定,施行特赦。
大公鼎多次上表请求归家,皇帝不同意。正巧奴贼张撒八率无赖聚集起事,大
公鼎想平乱而没有力量,叹息说:“我想辞职已很久了,因为被世俗之念所牵思,
才不幸到这一步,难道不是天命吗!”从此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九
岁。他的儿子昌龄,任左承制;昌嗣,任氵名州刺史;昌朝,任镇宁军节度使。
(刘洪波 译)
[原文]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丰宾县,统和间,徙辽东豪右以实东京,因家于
大定。曾祖忠,礼宾使;父信,兴中主簿。
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
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
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奏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
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今,省摇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
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
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
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
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骂语,曰:“此吾职,不敢
度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作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
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自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
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来
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通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
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作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
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人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
“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
年七十九。
子昌龄,左承制;昌嗣,氵名州刺史;昌朝,镇宁军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