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武汉景点地陪导游词大全5篇,欢迎阅读参考!
武汉景点地陪导游词大全(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由我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首先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的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因为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多次因遭雷击而毁于火灾,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1868年,却于建成短短16年之后的1884年再次毁于大火。纵观千年历史,从楼阁形制上看,可以说唐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俊秀,而最具特点的,则是清楼。
清朝黄鹤楼的沧桑变故,可用“三经火发,工届八兴”来概括:“三经火发”是指黄鹤楼在清代遭受三次使楼体受到严重摧毁的火灾,而“工届八兴”则指清代黄鹤楼已经历了八次修葺。通过这一代代重建修葺,可以看出黄鹤楼当时在官绅民众心目中的地位。200余年间修葺八次,尤其在“康乾盛世”竟兴工5次,平均27年就修缮一次,这在历代名胜古迹修葺工程中是不多见的,据说,乾隆皇帝还亲笔为黄鹤楼题写过“江汉仙踪”的匾额。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同治楼,因山下房屋失火延烧,而于1884年化为灰烬。此后,虽有地方当局及各界有识之士多次奔走呼吁,以期募资重建,但由于当时清王朝已走向没落,朝不保夕,加上内忧外患的急剧增加,使清政府再也无力重振这座千古名楼的雄风了。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黄鹤楼是以清代的黄鹤楼为蓝本,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来观看武汉长江大桥时问起过黄鹤楼,陪同人员回答说:正计划重建。毛泽东当即表示应当修,这是历史古物.毛泽东的回答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意愿,因为以毛泽东对历史的谙熟,对人民的了解和对黄鹤楼的挚爱,我们可以说,应该是历史和人民借他的口发出了重建黄鹤楼的呼唤,这从他1927年春,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就曾作过《菩萨蛮.黄鹤楼》的诗词中可见一斑。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黄鹤楼于1981年重建,1985年建成正式对游客开放,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在这里呢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有关黄鹤楼的趣闻,当年湖北、四川两地的游客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重建后的黄鹤楼共有5层,高51.4米,大大高出只有三层的清楼,黄瓦红柱,金碧辉煌,整体楼体是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的仿木结构,也正因此这座黄鹤楼的安全性是空前的,它的自然寿命将大大超过历代古楼。
好的,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黄鹤楼内继续参观。 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这幅画向我们讲述了有关黄鹤楼起源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声起舞。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客来此饮酒,酒店的生意十分兴隆,辛氏因此而赚了一大笔钱。十年后,老道故地重游,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吹奏,墙上的黄鹤应声而来,载着老道飞走了,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壁画上的情景。后来辛氏用酒店赚来的钱就在这黄鹤上之巅修建了一座塔楼,并命名为黄鹤楼。
好了各位朋友,请随我到二楼参观,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 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黄鹤楼虽然始建于三国时期,但其功效还仅限于军事瞭望塔,其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至唐代终于脱颖而出,由最初眺望守戊的军事楼演变成为一个登临游乐的观赏楼。特别在人才辈出的唐朝,一批诗坛的名字高手先后登临黄鹤楼,陶醉于峨峨楚山,浩浩汉水的美丽画卷,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使黄鹤楼蜚声中外。
而在众多的有关黄鹤楼的诗句当中,尤享盛誉的莫过于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以至于后来诗仙李白与他的书童来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但当他看到崔颢这首诗后,顿觉语塞,提笔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离去了。从此以后,也就有了崔颢提笔,李白搁笔的美谈。另外从王维,孟浩然,宋之问,白居易这些著名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那段时期鄂州地区社会环境安定,民众生活较为富足,这也是唐代黄鹤楼由“军事楼”向“观赏楼”转化的社会因素。
那么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行上楼拍照留影,古语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的顶楼也是风景最美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览江城的美景,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之后我们在1楼的大厅集合。
武汉景点地陪导游词大全(2)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去游览的是著名的辛亥革命首义旧址——红楼。
趁现在还没到达红楼,请允许我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红楼的概况。
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改变中国历史的行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
近一个世纪前的1911年是中国旧历的辛亥年,一年伊始,反清起义便接连不断。继4月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后,5月四川发起了保路运动,以孙中山、黄兴为领袖的同盟会在武汉秘密建立了中部总会,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负责军事组织的孙武在俄租界配制炸药不慎引爆,领导机关遭到破坏,名册、印信被抄,起义总指挥蒋翊武出走。
十日晨,革命党人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被捕遇难。在此危急关头,新军中革命党人主动联络,决定按原计划立即起义。晚上8点多钟,新军工程营、辎重营首先发难,首先是工程第八营的几个士兵拒交子弹,打死了前来镇压的反动军官,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工程营夺占了楚望台军械库,推左队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各营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当晚,起义军兵分三路向总督署及第 8镇司令部发起进攻,炮击总督署,湖广总督瑞徵、第8镇统制张彪仓皇出逃。
11日天亮后起义者便占领了武昌全城,革命党人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在黄鹤楼上。武昌起义的第二天,汉口、汉阳的新军也起义占领了两镇,同日,武昌成立了军政府。当时孙中山还忙于在海外筹款,黄兴也未赶到,由于变起仓促,群龙无首,起义士兵们硬把一个毫无革命思想的协统(旅长)黎元洪搜出来——民间称作“床底下拖出个黎元洪”——用手枪逼着他当了都督。
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在中国结束了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后来又在各地冒出了无数个割据称霸的“土皇帝”,但在摧枯拉朽的革命洪流面前无异螳臂挡车,中国历史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都只有十几天或几十天的寿数。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
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整个院落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
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楼的主楼为红色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券,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原为穹窿顶式,于1911年12月1日被清军炮弹击毁)。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大量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反映了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不仅可以增加参观者对民国史的认识,更增进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一本《孙大总统伦敦蒙难记》虽然写得有声有色,但却淡化了中山先生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帝制,远涉重洋宣传革命,潜心着意地营造组织建设,还直接领导了钦廉二州和黄花岗的反清起义,确为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武昌首义成功,自然首推孙文。武汉人对黄兴评价甚高,至今尚有黄兴路、拜将台,在黄鹤楼剧场的山腰上还有黄兴的纪念铜像,江城人民没有忘记他在群龙无首而墨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关头赶赴武汉,没有忘记他在阳夏保卫战中“受命于危难之时”、呕心沥血于共和大业,没有忘记他在辛亥革命中追随中山先生的屡建奇功和创建成民国的不辞辛劳。
1911年9月25日,辛亥革命“荣县独立”,成立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军政府设在县署衙内。今旧址(即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由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成三合院。系木结构,穿斗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两堂合在一起,前有廊,廊宽1.6米。总占地700平方米。今为辛亥革命荣县独立历史[b]陈列[/b]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正厅檐上有胡耀邦题写“辛亥革命首义荣县军政府旧址”的匾额;厅内正面,挂有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蒲洵的肖像;文物有木板“水电报”(复制品)、马刀、铁矛和历史文告、照片等。院内植有花草、树木,环境幽静。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参观!
大家请看,我们面前的这幢建筑就是鄂军都督府的旧址,也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它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建筑风格是模仿西方议会大厦的。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新,和平统一”;楼后是议员公所;还有东、西配楼,其中东配楼专管陈列辛亥文物300余件,许多都是世界罕见的珍品。
我们今天主要参观的是纪念馆的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另一个则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记陈列》。
好,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进红楼参观《旧址复原陈列》吧!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鄂军都督府的会议厅了,它原来是咨议局的议事堂。在主席台正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帜,它叫做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民国成立后,十八星旗被搬定位民国陆军军旗。旗上十八颗黄星代表的是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用“铁血精神”即武力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十八星旗左边的这份文告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它的发布对于稳定人心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台口右边有一张图片,反映的是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访鄂期间受到各界欢迎的情景。1912年4月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就首先来到湖北访问。4月10日这一点,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发表了演讲。
这里是外交部,革命党人胡瑛曾任部长,它是1911年10月25日后鄂军都督府所设置的九部(军令、参谋、军务、内务、外交、交通、理财、司法、编制)之一。它是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军政府成立之初,曾给汉口的五国领事馆发布过外交照会,呼吁承认中华民国。但五国却迟迟不给答复。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民军大获全胜之后,五国这才看到革命党人的力量强大,于是就发布了一纸布告,承认民军与清军是对等的实体,他们保持中立。这份布告实际上是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当然,这纸布告到后来也只是一纸空文,因为五国后来在暗中帮助袁世凯获得了总统的宝座,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不愿意看到中国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
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西配楼参观一下“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它分为七个部分、九个厅。从清朝末年的武汉、武昌起义的孕育、到武昌起义的爆发、鄂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肇建,和现在武汉首义的纪念。全景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和影响。
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也未能幸免。自19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后,德、法、俄、日等国也相继而来。他们以租界为据点,对湖北进行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封建统治的危机也日益加深。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他在湖北开始推行耸动中外听闻的“湖北新政”,主体思想就是“中体西用”,就是用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思想为根本,以西方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甲午战败后,张之洞深受刺激,为了加强军力,他开始在湖北编制“新军”,新军除了武器装备、服装有特点以外,张之洞还大力提倡读书人当兵,投笔从戎在当时竟成为一种时尚,这就为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宣传鼓动新军起义埋下了伏笔。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客观上为中国的变局准备着条件,而革命党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走上了更加务实的道路,很多革命党人都投身于起义,在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1.5万人中有1/3是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随即成立鄂军都督府,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并发布公告,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清政府闻讯后大为震惊,急派陆军大臣荫昌、水师提督萨镇冰统领水路大军分途并进,直抵武汉;并重新起用袁世凯,委以重任,全权指挥水陆各军进攻武汉。军政府成立以后立即扩军备战,武汉市民踊跃投军,不足3天,即募集到了3万人,未经训练便赴战场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杀。由于民军依托汉口街巷处处阻击,清军统领冯国璋竟悍然下令焚烧汉口,使繁华的街市变成一片焦土。
革命党人黄兴听到起义消息后,一路乔装打扮,乘船到武汉,部署对清军的反击战。其后由黎元洪委任黄兴为战略总司令一职,负责阳夏保卫战。这座由泥人张制作的黄兴蜡像反映的正是当年都督拜将的情形。这场战役虽然以民军退驻武昌而告终,但民军以万余人之身躯血战坚守14天,为其他各省的独立减少了障碍,赢得了时间,可谓是“败中寓胜”了。
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相应,最先相应的是湖南和陕西,随后江西、山西、云南等各省也相继光复。1911年,孙中山自海外归来,1912年元旦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告终。
作为“首义之区”的武汉,今天还能找到那场革命带来的印记;首义遗踪处处,纪念设施种.种。孙宗山的孙子孙志强先生在红楼参观时提笔写下了“民国之门”四字,由此可见鄂军都督府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了。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红楼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提出宝贵的意见。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40分钟后我们在红楼外集合。下午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愉快旅程!
武汉景点地陪导游词大全(3)
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 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汉景点地陪导游词大全(4)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我们武汉我。我是来自武汉大学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即将是各位武汉三日游的导游员在此我感谢各位对我们武汉大学旅行社工作的支持,而在我们身后的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杨师傅。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现在从武汉火车站出发,然后中餐,距离我们中餐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分钟的样子。我们今天主要参观的是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最后我们将要入住的是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庄酒店。在此我预祝我们接下来的行程能够圆圆满满开开心心,那么各位在我们游览的途中如果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也欢迎各位能给我提出来,以便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
那么咱们现在所到的车站是武汉火车站,素有九省通衢的武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自古就是我们中部地区交通的中心以及城市圈的构建,而也正是武汉交通体系的构建给我们武汉带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全球首条最长,时速最高的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武汉地处武汉市青山区杨春湖畔,毗邻的是我们武汉市的三环线,是武广段的始发站,它为我们提供的是高时速高品位的优质服务,那么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刚刚已经体验了一番。
好了那么我们现在的旅游车已经慢慢驶出武汉火车站的停车场了那么让我们现在来观看一下武汉火车站的造型特点,武汉火车站总投资超过140亿元,将建设20条铁轨线,11座站台,是正在建设的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06年开建,09年底建成启用武汉站采用的是全高架设计,千年归鹤的造型凸显了我们湖北的特色,寓意着充满灵性的黄鹤,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其布局采用了上进下出的格局,形成了车次公交化,售验地铁化,服务机场化的格局,车站分为地面层,站台层,高架层,夹层和地铁层。当旅客出站后可以很方便的搭乘公交车以及出租车到达武汉市内。
站台层是旅客上下车的区域,设有贵宾室,还有贵宾候车站。
高架层是旅客进站和候站的区域
夹层是旅客购物,休闲娱乐的区域
地铁层是旅客换乘地铁的区域
进出一体化武汉火车站进出上车全部采用的是自动检票,售票也很快捷化,武汉火车站有自动售票和人工售票两种方式,武汉火车站共设有76个人工售票窗口,24个自动售票窗口
车次公交化,每30分钟就有一趟,即到即走
武汉站的高架候车层分为南侧和北侧,南侧B1-B5为高速候车区,南侧B6-B8为普通候车区,北侧A1-A5为高速候车区。北侧A6-A8为普通候车区。
那么随着我们的车往前面行驶那么各位现在所在的是我们武汉青山区, 或许各位在出了武汉火车站以后会小有点失望,大武汉大武汉,出了车站以后各位所看到的不是繁华的都市也不是人潮拥挤的大型商场,而是几个大型的烟囱迎接着各位,现在我们离开的是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是专门为高铁修建的火车站。出了火车站,,一定会想怎么看到的竟然是烟囱和工地啊,这里,需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武汉火车站2006年动工开建,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
远期规划中,年运输量将达到3100万人。可以说是我国高铁网络中连通南北的重要中转枢纽。这座火车站建在武汉市的工业区——青山区,正好也位于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之滨。所以各位一出火车站,没有看到高楼大厦,一是因为:为保护东湖原生态的湖光山色,不允许在东湖边修建高楼;二是因为青山区是工业区,像武钢、青山船厂、石化等都位于附近,看到的主要就是厂房和家属楼。
那么在此我就不得不给各位解释一番了,我们武汉一共是划分为13个区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青山区,青山区是武汉的钢铁基地,像我们武汉的武重武钢都是集中在青山区这一带。很多桥梁,还有咱们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鸟巢都是武钢提供的钢材,而且武钢是中国四大铁路钢材供应基地之一,武钢已成为钢铁龙头之一。
那么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武汉的概况,来到武汉都有武汉三镇这样一个说法,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组合而成,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有8494平方公里,据2009年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武汉市人口现有91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城市,武汉有几大美誉第一个是江城第二个是桥城第三个是湖城。那么我将会给大家一一作讲解,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江城是根据我们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所写的诗得来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玉笛》中这样写到,一为千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在这一首诗中李白提到了黄鹤楼与江城二字,大家一定在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沿江流经了九大城市,但唯独我们武汉却有江城的美誉,武汉人爱此佳句,遂以江城来自居,由此可见咱们武汉人还是非常有占有欲的啊,当然武汉人占有此名字也有他的依据,第一,咱们长江沿途流经十一个省,四个省会,十六的城市,咱们大诗仙李白偏偏就在武汉写下了这首诗。第二,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武汉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江城”,这有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长河的长江,同时还有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汉江从武汉穿城而过。由于得两江指便,又地处华中腹地,所以武汉又有了“九省通衢”的美誉,这是我们武汉江城的来历。
武汉又有桥城的美誉, 武汉因水而便却又因水而隔在1957年以前整个武汉的人都是靠轮渡过江,不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得靠轮渡过江,那这也就给武汉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新中国成立前,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武汉长江大桥列入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着手筹建,1953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1955年9月1日正式启动这座具有中国桥梁建设奠基意义的大桥建设。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大桥”,在历时5年的筹备之后,仅用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随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宣告结束。
1968年12月29日,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11年后,我国自行设计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被列入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武汉现在在长江上建造的大桥包括已经建好的已达到了八座,它们分别是长江一桥,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武汉阳逻大桥,武汉军山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以及两座再建的大桥分别是二七大桥和鹦鹉洲大桥,武汉在建桥的顺序是从内环到外环的顺序,以前称为内环,中环,外环,而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再在内环和中环之间加了一环,现在就称为,一环,二环,三环,外环,阳逻大桥和军山大桥时武汉市外环的两座大桥,白沙洲大桥和天兴洲大桥时武汉市三环线上的两座大桥,二七大桥和鹦鹉洲大桥是武汉市二环线上的两座大桥,而长江一桥和长江二桥是武汉市一环线也就是内环线的两座大桥,同时也是武汉市最早的两座大桥,而在汉水上所建成的桥已经达到5座。说到这么多桥相信各位对我们桥城的来历已经很清楚了堵城的来历,说到堵城可不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城,这个堵是堵车的堵,这几年,应该说是我们武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过程。
各位这几天在武汉游览,会看到很多的工地和施工现场,也可能会遇到堵车。在这里,我也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海涵。当然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各位在这个时间段来,正好也可以感受一下武汉城市进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并亲身参与其中么。
好了说了这么多那么小刘将会给各位介绍一下武汉三镇的概况,许多人来到我们武汉都会被我们武汉三镇的这样一个概况弄得糊里糊涂,那么现在我将会教各位怎样来区分我们武汉三镇,武汉位于富庶的江汉平原的东部,长江和汉水在这里交汇,形成了这样一个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一个格局,武昌位于长江以南,汉口位于长江以北,而汉阳则位于长江以北与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区。“一勺舀起两江水,一杯清茶三镇香”形容的就是我们武汉市独特的地理格局。请各位领导看看你们的右手,这就是一副活生生的武汉地图:如果说大家的手臂、手掌和4个指头代表长江的话,那么大家的大拇指就是汉江了。与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样,大家大拇指的右下方区域是汉口,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区域是汉阳,手掌手臂左下的区域则是武昌了。
这武汉三镇的历史也是各部相同了,汉阳历史最久,武昌其次,汉口在最后,那么各位现在所在的就是我们武昌那么喔将会给各位重点介绍武昌,武昌已经有了1700多年的历史了,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孙权为了与刘备借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南京的建业迁都到鄂县,并改名为武昌,取名为因武而昌之意武昌,武昌现在是我们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武昌现在也是高校集中地,现在武昌有高校117所,在校大学生15万人,科研机构50多所,大凡武汉市武昌区的高校都是依山傍水而建的,像全国十大高校之一的国立武汉大学就是位于东湖之滨,珞珈指山,而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桂子山,华中科技大学位于瑜伽山,华中农业大学位于狮子山,这也正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仁者乐山志者乐水。
在古代我们说武昌的钱是顶着的,汉口的钱是堆着的,汉阳的钱是晒着的,清朝的时候官员们都是靠顶戴花翎来吃饭的顶戴花翎是古代官员的标志,种官帽呢,它象征传统的权势体现你心中一些与事业,权利有关的想法,而在那个时候武昌这种顶戴花翎的人是最多的所以说武昌的钱是顶着的,随着我们的车往前行驶我们所走的是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全长是1670米,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长江大桥,于1955年开始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由前苏联人和中国桥梁技术工作人员合作建成,整座大桥不仅仅富有中华民族风格还颇具苏联风格,大桥由八个桥墩支撑着整个桥面,毛泽东在1956年建造大桥之际来到武汉看见李在建的大桥写了《水调歌头,游泳》,其中这样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随着大桥的建立我们武汉的交通问题也大大改善了,好了各位那么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汉口,汉口市我们武汉三镇中历史最短的一个,那么虽然它的历史很短,却凭借着长江和汉水的便利,一直都是商业重镇。
不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它都是商业中心像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江汉路步行街就位于汉阳还有汉正街批发市场都是位于汉口的,汉口早在明成化年间就与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镇,因为它是商业集地所以我们说汉口的钱是堆着的,那么各位现在在看到的步行街上的欧式建筑就是租界了, 也正因为它的繁华所以在1861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汉口被开辟为了通商口岸,英俄德日法相继在汉口设立了租界,而这五国租界也是各有特点,英国是最早在汉口设立租界,德国租界是最适合居住的,而法国租界因频临粤汉铁路,所以在其附近的秩序是最为混乱的,日本是最晚设立租界的,虽然是最晚设立的但它却是最贪婪的,它时时都在想着如何扩张自己的租界面积,日租界扩张到了300多亩,它的租界面积是最大的,到1898年这个时候整个5国租界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多亩
在建筑空间处理上,租界区基本沿袭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手法:道路多采取尽端式布局,主要街道端部都有高大建筑作底景,着重显示建筑体量的高大与豪华。五国租界区的各国建筑大体反映了本国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传统,但大量的建筑仍属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一栋大楼了这栋楼叫武汉关原名江汉关,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于1922年,1924年建成,整栋楼这个建筑见证了武汉的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的一段历史。
整栋楼高40米。建造这栋楼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进口产品,它的木板用的是英国柳安木,电梯用的是西门子电梯,就连它的一颗螺丝钉都是进口产品,而不得不提的是在这里有一样东西却是我们武汉人为之骄傲的事情,那就是这栋楼上面的江汉关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是由当时湖北教育厅的厅长宗彝所写,英国人为了得到它的墨宝当时仅润笔银两就花了500两,他的书法朴苍劲,刚柔相济,朴实无华。这也不得不提不过今天,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它的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都很西洋化,符合18、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的建筑美学——古典派。但这个古典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希腊样式、古罗马样式,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而是带有观点色彩的一种样式——姑且称之为现代古典派。它没有古希腊建筑的山墙、山花等典型,也没有罗马式建筑的拱门,更没有拜占庭的穹顶,而是运用了古典的对称和廊柱。上方高耸的钟楼是典型的教廷式建筑样式,整个给人肃穆的感觉。
这是建筑匾额的特写。虽然经过过它千百次,以前也照过像的,但是这样拍特写还是第一次。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源头冰川未端在海拔5400余米。干流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武汉景点地陪导游词大全(5)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俗话说的好,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这里并将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您的开心、放心以及舒心。
今天我们将首先前往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红楼”参观游览。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统治了中国2000余年的腐朽的封建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我们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纪念,我很荣幸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亲自见证打响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一枪的英雄城市—武昌城。
大家注意向前看,在我们的正前方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红楼。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于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由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一声枪响,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宣告长达2000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土崩瓦解,红楼也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战争后的19世纪末,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武汉也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其实也就是变相的给西方列强敞开了大门任其掠夺。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一带建立租界。列强以租界为据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清政府无力偿还所欠西方列强的巨额战争赔款,因此对广大农民、工人的剥削也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纷纷集结起来,准备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唤醒中国这条沉睡中的巨龙。
1911年夏秋间,四川省爆发了保路运动,清政府紧急调派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紧邻四川,因此亦被抽调了大批赶赴四川。武汉城防空前的空虚,这条消息大大鼓舞了湖北革命党人举行起义的信心,革命党人为起义预备了军旗、武器及各种钱物,只待时机成熟。
最终武昌起义的爆发却和一件突发事件有关,这就是宝善里炸弹案。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秘密机关配制起义用的炸弹,捣药时用力过猛,导致,孙武面部炸伤,被送往医院。屋内的滚滚浓烟引来俄租界巡捕的注意,他们将房间团团围住,搜出起义用的旗帜、武器及革命党人花名册,并将其送交湖北当局。湖广总督下令按名册捕拿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于当晚相继被捕,10月10日凌晨,三人慷慨就义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针对岌岌可危的现状,经紧急磋商革命党人决定冒险提前展开行动,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正式爆发了,晚八时,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最终起义军经一夜激战,终于占领了武昌全城,起义宣告取得成功。
10月11日起义士兵簇拥至湖北咨议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来到的红楼,在此推举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都督。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我左手边的便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取得初步胜利,而孙中山和黄兴先生还都在外为革命做筹款等准备工作,因革命的突然发生而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武汉,革命党人觉定推举一位德高望重,有一定地位的清朝官员来暂时掌管大局以稳定民心.但黎元洪害怕惹祸上身而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
这份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就从传说中汉族人的祖先黄帝算起,到1911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大家可以看到在主席台正中央有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这面旗帜象征了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武昌首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响应,最先响应起义的是湖南和陕西。其后江西、山西、云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到了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与之相对应的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于1912年2月12日黯然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清朝黄龙旗残损滑落,而被颁定为中华民国国旗的五色旗则冉冉升起,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共和新时代。五色旗的五色是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当时中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象征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革命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直至今天,我们还生活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中。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没有武昌起义,没有辛亥革命,也许今天在紫禁城里还端坐着一位皇帝,男人的脑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女同胞们则要把脚裹成三寸金莲。在服饰上也能看得出那场革命带来的变化,孙中山给中国人贡献了一套中山装,西服也自辛亥后慢慢在中国流行.这些都是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的功劳。由孙中山的孙子孙治强题写的“民国之门”四字,是对鄂军都督府旧址在辛亥革命中地位的最好的评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