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新华文库!

卷下 未刊手稿 论词之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卷下 未刊手稿 论词之失

【原文】
明季国初诸老①之论词,大似袁简斋②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坨以降之论词者③,大似沉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注释】
①诸老:指陈子龙、李雯、朱彝尊、宋徵舆、汪森等人。
②袁简斋:即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诗论家,著有《小仓山房诗集》《随园诗话》等。
③论词者:指张惠言、周济、谭献、冯煦诸人。

【译文】
明末清初各位词人论词,与袁枚论诗十分相近,他们的不足在于纤小而轻薄;朱彝尊以后的词家论词,与沈德潜十分相近,他们的不足在于枯槁而庸陋。

【评析】
此则续足上则之意,从“失”的角度分析清代诗论与词论的相似性。所谓“明季国初诸老”,当主要是指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词派和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云间派偏尚《花间》词风,浙西派偏重描写个人之情趣,此与袁枚论诗之“性灵”说相似,以个人生活心性为本位,故其纤小,又喜欢写文人谑浪趣味,时见轻薄,故王国维相并以论;所谓“竹坨以降之论词者”,当指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其论词主寄托,解说作品也务求深解,此与沈德潜以诗教“温柔敦厚”论诗,其旨意相似,王国维以“枯槁而庸陋”形容之,亦在于其对于艺术意味的轻视也,且执此以衡诸所有的词,不免有强作解人之感。“纤小而轻薄”当然眼界不大,感慨不深,更谈不上“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境界之狭仄可见;“枯槁而庸陋”当然与深美闳约、神秀判然两途,词之“要眇宜修”之体性无由得现。从此则来看,王国维对于浙西和常州两大词派都有不满,两派之中,对常州词派的不满要更多一些,也更为强烈一些。而这正是晚清词学从单一流派中宕出,在诸多流派中择取合理成分,并试图能融合成新的更有时代特色的理论的反映。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