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新注卷一百下 叙传第七十下
固以为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故虽尧舜之盛,必有典漠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1),故曰“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也(2)!”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3),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4)。太初以后(5),阙(缺)而不录,故探纂(撰)前记,缀辑(集)所闻,以述《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6)。其叙曰:
(1)冠德于百王:言德在百王之上。(2)“巍巍乎其有成功”二句:《论语·泰伯篇》载孔子赞美尧舜之言。(3)史臣乃追述功德二句:谓汉武帝时司马迁作《史记》。(4)秦、项:秦朝、项羽。(5)太初:汉武帝年号,共四年(前104——前101)。(6)春秋考纪:指帝纪。
皇矣汉祖,纂尧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秦人不纲,罔(网)漏于楚(1),爰兹发迹,断蛇奋旅(2)。神母告符,朱旗乃举(3),越蹈秦郊,婴来稽首(4)。革命创制,三章是纪(5),应天顺民,五星同晷(轨)(6)。项氏畔换(7),黜我巴、汉(8),西土宅心(9),战士愤怨(10)。乘衅而运,席卷三秦,割据河山,保此怀民(11)。股肱萧、曹(12),社稷是经,爪牙信、布(13),腹心良、平(14),龚(恭)行天罚,赫赫明明。述《高纪》第一。
(1)网漏于楚:指秦未楚地起义而不能诛。(2)断蛇:斩白蛇。(3)朱旗:赤旗。(4)婴:秦王子婴。(5)三章:约法三章。(6)轨:道也。五星同轨:谓五星聚于东井。(7)畔换:同“畔援”。横暴;跋扈。(8)巴、汉:巴郡、汉中郡。(9)西土宅心:谓关西之人归心于汉。(10)战士愤怨:言战士思欲东归。(11)保:安也。怀民:怀德之民。(12)萧、曹:萧何、曹参。(13)信、布:韩信、黥布。(14)良平:张良、陈平。
孝惠短世,高后称制,罔顾天显(1),吕宗以败。述《惠纪》第二,《高后纪》第三。
(1)罔顾天显:意谓不顾天命。
太宗穆穆(1),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帅(率)下以德。农不供贡(2),罪不收孥(3),宫不新馆,陵不崇墓。我德如风,民应如草(4),国富刑清,登我汉道。述《文纪》第四。
(1)太宗:汉文帝。(2)不供贡:谓除田租之说。(3)不收孥:谓除收孥诸相坐律令。(4)我德如风二句:《论语·颜渊篇》载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故引以为辞。
孝景莅政,诸侯方(放)命(1),克伐七国(2),王室以定。匪怠匪荒,务在农桑,著于甲令(3),民用宁康。述《景纪》第五。
(1)放命:违命。(2)七国:指吴楚七国之乱。(3)甲令:即《景纪》“令甲”。
世宗晔晔(1),思弘祖业,畴咨熙载(2),髦俊并作(3)。厥作伊何(4)?百蛮是攘(5),恢我疆宇(6),外博四荒(7)。武功既抗,亦迪斯文(8),宪章六学,统一圣真(9)。封禅郊祀,登秩百神(10);协律改正(11),享兹永年。述《武纪》第六。
(1)世宗:汉武帝。晔晔:盛貌。(2)畴咨熙载:言与众谋议,谁可兴事。畴:谁也。咨:谋也。熙:兴也。载:事也。(3)髦(máo)俊:英俊之士。 (4)厥作伊何:言其有何作为。(5)攘:却也。(6)恢:广也。(7)博:大也。(8)迪:进也。(9)宪章六学二句:指专崇六艺,罢黜百家。(10)秩:或作“而”。宋祁曰:“秩”当作“祭”。(11)改正:言改历。
孝昭幼冲,冢宰惟忠(1)。燕、盖诪张(2),实睿实聪(3),罪人斯得,邦家和同。述《昭纪》第七。
(1)冢宰:指霍光。(2)燕:燕王刘旦。盖:盖长公主。诪(zhōu)张:虚诳放肆。(3)睿(ruì):通达;明智。
中宗明明(1),夤用刑名(2),时举傅(敷)纳(3),听断惟精。柔远能迩(4),耀威灵(5),龙荒幕(漠)朔(6),莫不来庭(7)。丕显祖烈(8),尚于有成。述《宣纪》第八。
(1)中宗:汉宣帝。(2)夤:进也。(3)时举:意谓举用当时之贤。敷纳:使陈述意见而加以采纳。(4)柔:安也。能:善也。(5)(chǎn):火花飞迸貌。(6)龙:指匈奴龙城。荒:荒服。漠朔:漠北。(7)来庭:朝见汉天子。(8)丕:夫也。烈:业也。
孝元翼翼(1),高明柔克(2),宾礼故老(3),优繇(由)亮直(4)。外割禁囿,内损御服,离宫不卫,山陵不邑(5)。阉尹之呰,秽我明德(6)。述《元纪》第九。
(1)翼翼:敬也。(2)高明柔克:《尚书·洪范》之文。意谓人虽然高明,但当执柔,才能成德。(3)故老:谓贡禹、薛广德。(4)亮直:谓朱云。(5)山陵不邑:指其陵成而不徙民置县。(6)阉尹之呰,秽我明德:谓弘恭、石显之徒谮毁萧望之、刘向、周堪等,使元帝杀贤傅良臣,有累明德。呰:通“疵”,诽谤。
孝成煌煌(1),临朝有光,威仪之盛,如圭如璋(2)。壶闱恣赵(3),朝政在王(4),炎炎燎火(5),亦允不阳(6)。述《成纪》第十。
(1)煌煌:光辉貌。(2)圭璋:比喻人品高尚。(3)壶闱:内宫,帝王后妃居处。赵:指赵皇后及昭仪。(4)王:指外戚王凤、王音等。(5)炎炎燎火:意谓天子之威严,若燎火之炽。(6)允:信也。不阳:言火不炽。
孝哀彬彬(1),克揽威神(2),雕落洪友(3),底剧鼎臣(4)。婉娈董公(5),惟亮天功(6),《大过》之困,实桡实凶(7)。述《哀纪》第十一。
(1)彬彬:文质兼备貌。(2)克揽威神:言哀帝忿成帝时权在臣下,故自执持其威神。(3)雕落洪友:意谓废黜东平王刘云。(4)底:致也。剭(wū):杀戮。鼎臣:指朱博、王嘉等。(5)婉娈(luán):美貌。董公:董贤。(6)亮:助也。《尚书·舜典》有“夤亮天功”,故引之。(7)《大过》之困二句:《易·大过》“栋桡,凶”,言以小材为栋梁,不堪其任,以至折桡而凶。
孝平不造(1),新都作宰(2),不周不伊(3),丧我四海。述《平纪》第十二。
(1)不造:不成。谓遭家业不成。(2)新都:新都侯王莽。作宰:言自号宰衡。(3)不周不伊:言无周公、伊尹之忠。
汉初受命,诸侯并政(征),制自项氏,十有八姓。述《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太祖元勋,启立辅臣,支庶藩屏,侯王并尊。述《诸侯王表》第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枝)叶硕茂。述《王子侯表》第三。
受命之初,赞功剖符(1),奕世弘业(2),爵土乃昭。述《高惠高后孝文功臣侯表》第四。
(1)赞功:佐命之功。剖符:言剖符分封。(2)奕:大也。
景征吴楚,武兴师旅,后昆承平,亦有绍土(1)。述《景武昭宣元成哀功臣侯表》第五。
(1)景征吴楚四句:谓景、武之世兴师征伐,故封侯者多,后世虽然承平,尚有袭爵邑者。景:景帝。吴楚:吴楚七国之乱。武:武帝。亦犹绍土:疑有误。宋祁曰:“监本、浙本、越本作‘亦犹有绍’。”王念孙考证宋说为是。
亡(无)德不报,爱存二代(1),宰相外戚,昭韪见戒(2)。述《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1)二代:谓殷、周。(2)昭韪见戒:言明其是,戒其非。韪(wěi):是也。
汉迪于秦(1),有革有因,粗举僚职,并列其人。述《百官公卿表》第七。
(1)汉迪于秦:谓汉正秦之制度。迪:正也。
篇章博举,通于上下(1),略差名号(2),九品之叙。述《古今人表》第八。
(1)上下:谓古今。(2)差(cī):次第,等级。
元元本本,数始于一,产气黄锺(1),造计秒忽(2)。八音七始(3),五声六律(4),度量权衡,历算攸出。官失学微,六家分乖(5),壹彼壹此,庶研其几。述《律历志》第一。
(1)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声调最洪大响亮。(2)计:算也。秒:禾芒。忽:蜘蛛网丝。(3)八音:古代称金(钟)、石(磬)、丝(琴瑟)、竹(萧管)、瓠(笙竽)、土(壎)、革(鼓)、木(柷敔)为八音。七始:古代以为音律七始:黄钟、林钟、太簇,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宫、应钟、春夏秋冬之始。(4)五声:古乐五声音阶的五个阶名:宫、商、角、徵、羽。也称五音。六律:律,定音器。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六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5)六家:谓黄帝、颛顼、夏、殷、周、鲁。
上天下泽,春雷奋作(1),先王观象,爰制礼乐。厥后崩坏,郑卫荒淫(2),风流民化(3),湎湎纷纷(4)。略存大纲,以统旧文。述《礼乐志》第二。
(1)上天下泽二句:颜师古曰:“《易》象曰:‘上天下泽《履》,雷出地奋《豫》,故具引其文。”(2)郑卫:指郑卫之音。先秦时郑、卫等国的俗乐。儒家以为淫荡之乐。(3)风流民化:言上风既流,下人则化。(4)湎湎:流移。纷纷:杂乱。
雷电皆致,天威震耀(1),五刑之作(2),是则是效,威实辅德,刑亦助教。季世不详(3),背本争末,吴、孙狙诈(4),申、商酷烈(5)。汉章九法,太宗改作(6),轻重之差,世有定籍。述《刑法志》第三。
(1)雷电皆至二句:颜师古曰:“《易》象辞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故引之。”(2)五刑:古代五刑为墨、劓、剕、宫、大辟。(3)详:详刑,即指断狱详审,用刑谨慎。(4)吴、孙:吴起、孙武、孙膑。(5)申、商:申不害、商鞅。(6)太宗改作:谓汉文帝除肉刑。
厥初生民,食货惟先。割制庐井,定尔士田,什一供贡,下富上尊。商以足用,茂迁有无,货自龟贝,至此五铢。扬榷古今(1),监(鉴)世盈虚。述《食货志》第四。
(1)扬榷:约略;略举大概。
昔在上圣,昭事百神,类(禷)帝禋宗(1),望秩山川(2),明德惟馨,永世丰年。季末淫祀,营(荧)信巫史(3),大夫胪岱(4),侯伯僭畤(5),放诞之徒(6),缘间而起。瞻前顾后,正其终始。述《郊祀志》第五。
(1)禷:古祭名。祭天。禋(yǐn):禋祀。泛指祭祀。(2)望秩:遥祭。(3)荧:惑也。(4)大夫胪岱:指鲁季氏陈于泰山。胪:陈也。岱:泰山。(5)侯伯僭峙:指秦襄公造西畤祭天。(6)放诞之徒:指言神仙之术的方士。
炫炫上天(1),县(悬)象著明,日月周辉,星辰垂精。百官立法,宫室混成,降应王政,景(影)以烛形(2)。三季之后(3),厥事放纷(4),举其占应,览故考新。述《天文志》第六。
(1)炫炫:光耀之貌。(2)降应王政二句:谓天人相应,如影之象形。(3)三季:三代末世。(4)放:失也。纷:乱也。
《河图》命庖(1),《洛书》赐禹(2),八卦成列,九畴攸叙。世代实宝(3),光演文武,《春秋》之占,咎徵是举。告往知来,王事之表。述《五行志》第七。
(1)《河图》:即八卦(李奇说)。庖:庖牺氏,一作宓牺氏。(2)《洛书》:既《洪范》九畴(李奇说)。(3)世:疑作“三”。王先谦曰:官本、南监本“世”作“三”。
《坤》作地势(1),高下九则(2),自昔黄、唐(3),经略万国,燮定东西(4),疆理南北(5)。三代损益,降及秦、汉,革铲五等(6),制立郡县。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
(1)《坤》:《易》篇名。(2)高下:谓地形。九则: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3)黄、唐:黄帝、唐尧。(4)燮:和也。(5)疆理:谓立封疆而统理之。(6)五等:指分封制。
夏乘四载(1),百川是导。唯河为艰,灾及后代。商竭周移(2),秦决南涯(3),自兹距汉,北亡八支(4)。文堙枣野(5),武作《瓠歌》(6),成有平年(7),后遂滂沱。爱及沟渠,利我国家。述《沟洫志》第九。
(1)四载:古时的四种交通工具。相传禹治水时,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山行乘樏。(2)商竭:言河竭而商亡。周徙:言周代河水改道。(3)秦决南涯:谓秦决河灌大梁,河水南徙入淮、泗。(4)北亡八支:意谓九河多塞而余一。(5)文埋枣野:言汉文帝塞河于酸枣之野。(6)武作《瓠歌》:言汉武帝亲临瓠子塞决而作《瓠子之歌》。(7)成有平年:言汉成帝治河成功而改元河平。
伏羲画卦,书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撰《书》删《诗》,缀《礼》正《乐》,彖系大《易》,因史立法(1)。六学既登,遭世罔(网)弘(2),群言纷乱,诸子相腾(3)。秦人是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4)。爱著目录,略序洪烈(5)。述《艺文志》第十。
(1)史:指《春秋》。(2)遭世网宏:指春秋战国时文网阔略。(3)群言纷乱二句:指百家争呜。(4)九流: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5)洪:大也。烈:业也。
上嫚下暴(1),惟盗是伐,胜、广熛起(2),梁、籍扇(煽)烈(3),赫赫炎炎,遂焚咸阳,宰割诸夏,命立侯王,诛婴放怀(4),诈虐以亡。述《陈胜项籍传》第一。
(1)嫚(màn):轻侮:倨傲。(2)熛(biāo):疾速。(3)煽:扇动。引申为炽盛。烈:猛也。(4)婴:秦王子婴。怀:楚怀王。
张、陈之交,游如父子,携手遁秦,拊翼俱起(1)。据国争权,还为豺虎(2),耳谋甘公(3),作汉藩辅。述《张耳陈余传》第二。
(1)拊(fǔ):拍也。拊翼俱起:谓如鸟鼓翼并飞。(2)还:互相之意。(3)甘公:《张耳传》附其事。
三枿之起,本根既朽(1),枯杨生华,局惟其旧(2)!横虽雄材(3),伏于海岛,沐浴尸乡(4),北面奉首,旅人慕殉,义过《黄鸟》(5)。述《魏豹田儋韩信传》第三。
(1)三枿之起二句:谓田齐之后裔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之起事。枿(niè):树木的根株。三枿:谓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朽根:谓田齐没落贵族之后。(陈直说)(2)枯杨生华二句:谓枯杨生华,不能长久。旧:久也。(3)横:田横。(4)尸乡:乡名。在汉洛阳东,在今河南偃师西。(5)旅人慕殉二句:谓田横宾客五百人慕义殉横,超过讽刺秦穆公要人从死的《黄鸟》诗之义。旅人:指五百宾客。
信惟饿隶,布实黥徒,越亦狗盗,芮尹江湖(1)。云起龙襄(2),化为侯王,割有齐、楚(3),跨制淮、梁(4)。绾自同閈(5),镇我北疆,德薄位尊,非胙(祚)惟殃。吴克忠信,胤嗣乃长。述《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1)尹:古代官的通称。(2)襄:举也。(3)割有齐、楚:韩信先王齐,后徙楚。(4)跨制淮、梁:英布王淮南,彭越王梁。(5)同閈(hàn):敦煌残卷本作“闾闬”。闬:里巷之门。卢绾与刘邦同里。
贾廑(勤)从旅(1),为镇淮、楚。泽王琅邪,权激诸吕(2)。濞之受吴,疆土逾矩(3),虽戒东南,终用齐斧(4)。述《荆燕吴传》第五。
(1)贾廑从劳:谓刘贾从军勤劳。(2)泽王琅邪二句:谓用田生之计,先王诸吕而激之,并王刘泽于琅邪。(钱大昭说)(3)矩:法制。(4)虽戒东南二句:谓汉高帝虽戒东南(刘濞)勿反而反,终于以武力平叛。齐(zī)斧:利斧。
太上四子(1):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游宅于楚。戊实淫缺,平陆乃绍(2)。其在于京,奕世宗正(3),劬劳王室,用侯阳成(4)。子政博学,三世成名(5),述《楚元王传》第六。
(1)太上:太上皇。刘邦之父。(2)戊实淫缺二句:谓楚王戊为薄太后服奸,被削东海郡,遂与吴王共反被诛,景帝更立平陆侯刘礼续其后。(3)奕世:累世。宗正:官名。九卿之一。掌皇室事务。(4)阳成:阳成侯刘德。(5)子政博学二句:意谓刘向(子政)傅学,故其子刘歆(子骏),孙刘伯玉(刘歆兄子)、曾孙刘龚(孟公)三世成名。
季氏之诎(屈),辱身毁节,信(申)于上将,议臣震栗(1)。奕公哭梁(2),田叔殉赵(3),见危授命,谊(义)动明主。布历燕、齐,叔亦相鲁,民思其政,或金或社(4)。述《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1)信(申)于上将二句:樊哙欲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哙可斩也。”当时议臣皆恐。上将,指樊哙。(2)梁:梁王彭越。(3)赵:赵张敖。(4)或金或社:田叔去世,鲁人送金。栾布忠直,齐为立生社。
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1),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掩(奄)有东土,自岱徂海(2),支庶分王,前后九子。六国诛毙,适(嫡)齐亡(无)祀。城阳、济北,后承我国(3)。赳赳景王,匡汉社稷(4)。述《高五王传》第八。
(1)三赵不辜:谓隐王刘如意、共王刘恢、幽王刘友;一为吕后所杀,二为吕后所逼自杀。(2)徂(cú):到也。(3)城阳、济北二句:张晏曰:“元朔中,齐国绝,悼惠王后唯有城阳、菑川(济北王刘志,吴楚反后徙王菑川),武帝乃割临淄环悼惠王冢,以与菑川,令奉祀也。”(4)赳赳景王二句:谓景王刘章英武,诛诸吕有功于汉。赳赳:武貌。
猗与元勋(1),包汉举信(2),镇守关中,足食成军,营都立宫,定制修文。平阳玄默(3),继而弗革,民用作歌,化我淳德。汉之宗臣,是谓相国。述《萧何曹参传》第九。
(1)猗与:叹美词。元勋:指萧何。(2)包汉:意谓先王汉中。举信:推荐韩信。(3)平阳:平阳侯曹参。
留侯袭秦(1),作汉腹心,图折武关,解厄鸿门。推齐销印(2),驱致越、信(3);招宾四老(4),惟宁嗣君(5)。陈公扰攘(6),归汉乃安,毙范亡项(7),走狄擒韩(8),六奇既设,我罔艰难(9)。安国廷争(10),致仕杜门。绛侯矫矫(11),诛吕尊文(12)。亚夫守节,吴楚有勋。述《张陈王周传》第十。
(1)留侯袭秦:言张良袭击秦始皇于博狼沙中。(2)推齐:韩信欲王齐,遂顺水推舟而奉命封之。销印:沮郦生封方国后之谋,而销已刻之印。(3)越、信:彭越、韩信。(4)四老:四皓。(5)嗣君:太子。(6)陈公:陈平。(7)范:范增。项:项羽。(8)走狄:谓解平城之围。擒韩:设谋伪游云梦以擒韩信。(9)罔:无也。(10)安国:安国侯王陵。(11)绛侯:周勃。 (12)诛吕尊文:诛除诸吕而尊立文帝。
舞阳鼓刀(1),滕公厩驺(2),颍阴商贩(3),曲周庸夫(4),攀龙附凤,并乘天衢(5)。述《樊郦膝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1)舞阳:舞阳侯樊哙。鼓刀:谓屠狗。(2)滕公:夏侯婴。曾为沛厩司御。(3)颍阴:颍阴侯灌婴。本为贩缯者。(4)曲周:曲周侯郦商。(5)乘:登也。
北平志古(1),司秦柱下,定汉章程,律度之绪。建平质直(2),犯上干色;广阿之虞(勤)(3),食厥旧德(4)。故安执节,责通请错,蹇蹇帝臣,匪躬之故(5)。述《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1)北平:北平侯张苍。(2)建平:“建成”之误。周昌先封为建成侯。(3)广阿:广阿侯任敖。(4)食:犹“享”。(5)故安执节四句:谓故安侯申屠嘉召责邓通,请诛朝错,不为自己,实有蹇蹇之节。
食其监门,长揖汉王,画袭陈留,进收敖仓,塞隘杜津(1),王基以张。贾作行人(2),百越来宾。从容风(讽)议,博我以文(3)。敬繇(由)役夫(4),迁京定都,内强关中,外和匈奴。叔孙奉常(5),与时抑扬,税介免胄(6),礼义(仪)是创。或哲或谋(7),观国之光(8)。述《郦陆朱娄叔孙传》第十三。
(1)塞隘杜津:谓说令塞白马津。(2)贾:陆贾。行人:官名。属大鸿胪。(3)从容风(讽)议二句:指陆贾有“马上得之,安能马上治之”之议,著《新语》,每奏一篇,高祖称善。(4)敬:娄敬。(5)叔孙:叔孙通。奉常:官名。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6)税(tuō):脱也。介:甲也。(7)或哲或谋:《诗经·小雅·小旻》“或哲或谋”,言有智者,有谋者。(8)观国之光:《易·观》六四爻辞有“观国之光”语。
淮南僭狂(1),二子受殃(2)。安辩而邪,赐顽以荒,敢行称乱,窘世荐亡(3)。述《淮南衡山济北传》第十四。
(1)淮南:淮南厉王刘长。(2)二子:指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3)窘:仍也。荐:再也。
蒯通壹说,三雄是败(1),覆郦骄韩,田横颠沛。被之拘系,乃成患害(2)。充、躬罔极(3),交乱弘大。述《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1)三雄:指郦食其、韩信、田横。(2)被之拘系,乃成患害:伍被初不从淮南王刘安谋反,刘安系其父母,乃进邪谋,终于遇害。(3)充、躬:江充、息夫躬。罔极:变化无常。
万石温温(1),幼寤(牾)圣君(2),宜尔子孙,夭夭伸伸(3),庆社于齐(4),不言动民。卫、直、周、张。淑慎其身(5)。述《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1)温温:谓恭谨。《诗经·小雅·小宛》有“温温恭人”句。(2)牾:遇也。(3)夭夭伸伸:和舒之貌。(4)庆社于齐:石庆为齐相,齐为其立社。(5)淑慎其身:《诗经·卫诗·燕燕》之诗句。淑:善也。
孝文三王,代孝二梁(1),怀折亡(无)嗣(2),孝乃尊光(3)。内为母弟,外扞吴楚,怙宠矜功,僭欲失所,思心既霿(4),牛祸告妖。帝庸亲亲,厥国五分,德不堪宠,四支不传(5)。述《文三王传》第十七。
(1)代孝:代孝王刘参。二梁:梁孝王刘武,梁怀王刘揖。(2)怀折:梁怀王夭折。(3)孝:梁孝王。(4)霿(mèng,又读méng):晦也,引申为愚蒙。(5)帝庸亲亲四句:谓帝用亲亲之道,分梁为五国,立孝王五子为王,但支子四人,皆绝而不传。庸:用也。支:支庶。
贾生矫矫(1),弱冠登朝。遭文睿圣,屡抗其疏,暴秦之戒,三代是据。建设藩屏,以强守圉,吴楚合从(纵),頼谊之虑。述《贾谊传》第十八。
(1)矫矫:高举之貌。
子丝慷慨(1),激辞纳说,揽辔正席(2),显陈成败。错之琐材,智小谋大,祸如发机(3),先寇受害(4)。述《爰盎朝错传》第十九。
(1)子丝:爱盎:爱盎字丝,加嘉称子,以成偶句。(2)揽辔:谓谏帝西驰下峻坂。正席:谓引却慎夫人座。(3)发机:言其疾速。(4)先寇受害:言错在吴楚失败之前受诛。
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冯公矫魏(1),增主之明。长孺刚直,义形于色,下折淮南(2),上正元服(3)。庄之推贤,于兹为德。述《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1)矫:正也。正言其事。魏:魏尚。(2)下折淮南:淮南王刘安谋反,惮汲黯正直。(3)元服:冠也。指武帝。上正元服:言武帝不冠不见汲黯。
荣如辱如,有机有枢(1),自下摩上,惟德之隅(2)。頼依忠正,君子采诸(3)。述《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1)荣如辱如二句:《易·系辞》云:“言行者,君子之枢机也,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引此谓贾山等四人皆有言论。陈直曰:“‘荣’谓枚乘、贾山也,‘辱’谓梁王欲杀邹阳也。”(2)自下摩上二句:意谓贾山等直词刺上,可谓直道。《诗经·大雅·抑》有“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句。(3)诸:之也。
魏其翩翩(1),好节慕声,灌夫矜勇,武安骄盈(2),凶德相挻(3),祸败用成。安国壮趾(4),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5)。述《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1)魏其:魏其侯窦婴。翩翩:自喜之貌。(2)武安:武安侯田蚡。(3)挻(shān):揉和。(4)壮:伤也趾:足也。言韩安国堕车而蹇。(5)此近人咎:言谋兵近乎人咎。
景十三王,承文之庆(1)。鲁恭馆室(2),江都轻(3);赵敬险诐(4),中山淫蒏(5);长沙寂漠(6),广川亡(无)声(7);胶东不亮(8),常山骄盈(9)。四国绝祀(10),河间贤明(11),礼乐是修,为汉宗英。述《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1)景十三王二句:谓文帝由藩邸而登大位,故景帝诸子皆得封王,所谓承文之庆。(2)鲁恭:鲁恭王刘余。(3)江都:江都王刘非。訬(chāo)轻:狡狯轻薄。(4)赵敬:赵敬肃王刘彭祖。险诐:邪恶不正。(5)中山:中山靖王刘胜。蒏(yǒng):酗酒。(6)长沙:长沙定王刘发。(7)广川:广川惠王刘越。(8)胶东:胶东康王刘寄。亮:信也。不亮:谓不信于汉朝。(9)常山:常山宪王刘舜。(10)四国绝把:临江哀王刘阏、临江闵王刘荣、胶西于王刘端、清河哀王刘乘皆无子,国除。 (11)河间:河间献王刘德。
李广恂恂(1),实获士心,控弦贯石,威动北邻(2),躬战七十,遂死于军。敢怨卫青,见讨去病(3)。陵不引决,忝世灭姓(4)。苏武信(申)节,不诎(屈)王命。述《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1)恂恂:恭顺貌。(2)北邻:谓匈奴。(3)见讨去病:指李敢。(4)忝:辱也。
长平桓桓(1),上将之元(2),薄伐猃允(3),恢我朔边(4),戎车七征,冲闲闲(5),合围单于,北登阗颜(6),票(骠)骑冠军,猋勇纷坛(7),长驱六举(8),电击雷震,饮马翰(瀚)海(9),封狼居山(10),西规大河,列郡祁连(11)。述《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1)长平:长平侯卫青。桓桓:武貌。(2)元:首也。(3)猃允:即猃狁。也作“猃狁”。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匈奴祖先。(4)朔边:北边。(5)冲(péng):古代一种冲击的战车。闲闲:从容推进貌。(6)阗颜:《霍去病传》作“阗颜”。山名。在今蒙古国境。(7)猋(biāo):犬奔貌。引申为迅捷貌。(8)六举:言六次出击匈奴。(9)瀚海:北海。今贝加尔湖。(10)狼居山:即狼居胥山。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东。(11)列郡祁连:置郡至祁连山。
抑抑仲舒(1),再相诸侯,身修国治,致仕县(悬)车(2),下帷覃思,论道属书(3),谠言访对(4),为世纯儒。述《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1)抑抑:慎密貌。(2)致仕悬车:谓辞官家居。(3)属(zhǔ)书:著作。(4)谠言:善言。访对:意谓家居时朝廷来使访问,应对皆有明法。
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寓言淫丽,托风(讽)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辞宗(1),赋颂之首。述《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
(1)蔚:文采华美。
平津斤斤(1),晚跻金门(2),既登爵位,禄赐颐贤(3),布衾疏食,用俭饬身。卜式耕牧,以求其志,忠寤(悟)明君,乃爵乃试。兒生娓娓(4),束发修学,偕列名臣,从政辅治。述《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1)平津:平津侯公孙弘。斤斤:言明察。(2)跻:升也。金马:金马门。(3)颐:养也。颐贤:谓招贤而养之。(4)娓娓:勤勉貌。
张汤遂达(1),用事任职,媚兹一人(2),日旰忘食(3),既成宠禄,亦罗咎慝。安世温良,塞渊其德(4),子孙遵业,全祚保国。述《张汤传》第二十九。
(1)遂达:犹言贵显。(2)一人:指天子。(3)旰(gàn):晚也。(4)塞渊其德:谓其德既实且深。塞:实也。渊:深也。
杜周治文,唯上浅深(1),用取世资,幸而免身。延年宽和,列于名臣。钦用材谋,有异厥伦(2)。述《杜周传》第三十。
(1)唯上浅深:意谓阿从天子的意旨。(2)伦:类也。有异厥伦:言异于其本类。
博望杖节(1),收功大夏;贰师秉钺(2),身衅胡社(3)。致死为福(4),每生作祸。(5)述《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1)博望:博望侯张骞。(2)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3)衅:血祭,(4)致死为福:言张骞致死封侯。(5)每:贪也。每生作祸:言李广利求生而死。
乌(呜)呼史迁,薰胥以刑(1)!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群言(2),古今是经(3),勒成一家,大略孔明(4)。述《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1)薰胥以刑:谓因牵连而受刑。(2)错综:整理之意。(3)是经:以经为是之意。(4)孔:甚也。
孝武六子,昭、齐亡(无)嗣(1)。燕刺谋逆(2),广陵祝诅(3)。昌邑短命(4),昏贺失据(5)。戾园不幸(6),宣承天序(7)。述《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1)昭:昭帝。齐:指齐怀王刘闳。(2)燕刺:燕刺王刘旦。(3)广陵:广陵厉王刘胥。(4)昌邑:昌邑哀王刘髆。(5)昏贺失据:谓刘贺改封海昏侯失据。(6)戾园:指戾太子刘据。(7)宣:汉宣帝。天序:帝系。
六世耽耽(1),其欲浟浟(2),文武方作(3),是庸四克(4)。助、偃、淮南(5),数子之德,不忠其身,善谋于国。述《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1)六世:指汉武帝。耽耽(dāndān):威严注视貌。(2)浟浟(dídí):犹汲汲,竞求貌。(3)方:并也。(4)庸:用也。四克:言四征而克之。(5)助:严助。偃:主父偃。淮南:淮南王刘安。他曾谏武帝不宜兴兵讨越。
东方赡辞,诙谐倡优,讥苑扦偃(1),正谏举邮(尤)(2),怀肉汗(污)殿(3),弛张沈浮。述《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1)讥苑:讥武帝起上林苑。扦偃:柜董怄宴宣室。(2)尤:过也。(3)怀肉:割肉遗细君。污殿: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
葛绎内宠(1),屈氂王子。千秋时发(2),宜春旧仕(3)。敞、义依霍(4),庶几云已(5)。弘惟政事(6),万年容己(7)。咸睡厥诲,孰为不子(8)?述《公孙刘田杨王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1)葛绎:葛绎侯公孙贺。内宠:公孙贺妻乃卫皇后姊,故云内宠。(2)时发:谓适时而讼卫太子宽。(3)宜春:宜春侯王折。(4)敞、义:杨敞、蔡义。依霍:依附霍光。(5)庶几云已:意谓彼等无益于治,可谓庶几而已。(6)弘:郑弘。(7)容己:谓阿世取宠。(8)咸睡厥诲二句:陈万年教戒其子咸,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馅耳。”这二句的意思是,陈万年先失父道,不能以不子谴责陈咸。
王孙裸葬,建乃斩将。云廷讦禹(1),福逾刺凤(2),是谓狂狷(3),敞近其衷(4)。述《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1)讦(jié):发人阴私。禹:张禹。本书卷八十一有其传。(2)逾:远也。凤:王凤:元后之兄。(3)狂狷:激进与拘谨保守。(4)敞近其衷:谓云敞之操近于中行。衷:中也。谓中行;中庸之道。
博陆堂堂(1),受遗武皇(2),拥毓孝昭,末命导扬(3)。遭家不造,立帝废王,权定社稷,配忠阿衡(4)。怀禄耽宠,渐化不详(祥),阴妻之逆(5),至子而亡。秺侯狄孥(6),虔恭忠信,奕世载德,于子孙(7)。述《霍光金日传》第三十八。
(1)博陆:博陆侯霍光。堂堂:形容仪表壮伟。(2)武皇:即武帝。(3)末命:临终之命。导扬:导达显扬。(4)阿衡:商代官名,引申为辅导帝王,主持国政。(5)阴:谓隐瞒。(6)秺(dù)侯:金日。他乃匈奴休屠王之子,故曰狄孥。(7)(yì):延也。
兵家之策,惟在不战。营平皤皤(1),立功立论,以不济可,上谕其信(2)。武贤父子(3),虎臣之俊。述《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1)营平:营平侯赵充国。皤皤:同番番(bōbō):勇武貌。(2)以不济可二句:颜师古曰:“《春秋左氏传》晏子对齐景公曰:‘君所谓可,而有不焉;臣献其不,以成其可。’此叙言宣帝令击西羌,充国不从,固上屯田之策也。” (3)武贤父子:指辛武贤、辛庆忌。
义阳楼兰(1),长罗昆弥(2),安远日逐(3),义成郅支(4)。陈汤诞节(5),救在三哲(6);会宗勤事,疆外之桀(杰)。述《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1)义阳:义阳侯傅介子。楼兰:谓刺楼兰王。(2)长罗:长罗侯常惠。昆弥:谓救乌孙王昆弥。(3)安远:安远侯郑吉。日逐:谓迫降匈奴日逐王。(4)义成:义成侯甘延寿。郅支:谓斩匈奴郅支单于。(5)诞节:放荡不拘小节。(6)救在三哲:谓刘向、谷永、耿育皆讼救陈汤。
不疑肤敏(1),应变当理,辞霍不婚(2),逡遁(巡)致仕。疏克有终(3),散金娱老。定国之祚,于其仁考。广德、当、宣,近于知耻(4)。述《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1)肤:美也。敏:敏捷。(2)辞霍不婚:霍光欲以女妻隽不疑,不疑固辞之。(3)疏:疏广。(4)广德、当、宣,近于知耻:谓薛广德、平当、彭宣三人不苟于禄位,并为知耻。
四皓遁秦,古之逸民,不营不拔(1),严平、郑真(2)。吉困于贺(3),涅而不缁(4);禹既黄发,以德来仕。舍惟正身,胜死善道;郭钦、蒋诩,近遁之好(5)。述《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1)不营不拔:谓爵禄不能营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身。宋祁曰:“‘营’当作‘荣’。”(2)严平:严君平。汉蜀郡人。名遵。终身不仕。郑真:郑子真。汉人。隐居于云阳谷口,终身不仕。(3)贺:昌邑王刘贺。(4)涅(niè)而不缁(zī):言天性洁白,虽处污泥而色不变。涅,黑色染料。缁:黑色。(5)近遁之好:意谓虽遇乱世,好以和顺遁去,而不遭害。
扶阳济济(1),闻《诗》闻《礼》。玄成退让,仍世作相(2)。汉之宗庙,叔孙是谟(3),革自孝元,诸儒变度(4)。国之诞章(5),博载其路(6)。述《韦贤传》第四十三。
(1)扶阳:扶阳侯韦贤。济济(jǐjǐ):盛仪貌。(2)仍:频也。(3)叔孙:叔孙通。谟:谋也。(4)变度:造迭毁之议。(5)诞章:大的宪章。(6)博:广也。
高平师师(1),惟辟作威(2),图黜凶害,天子是毗(3)。博阳不伐(4),含弘光大,天诱其衷,庆流苗裔。述《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1)高平:高平侯魏相。师师:相师法。(2)辟:君主。威:威权。《尚书·洪范》有“惟辟作威”句。(3)天子是毗:意谓大臣之职在于辅佐天子。毗(pí):辅助。《诗经·小雅·节南山》有“天子是毗”句。(4)博阳:博阳侯丙吉。
占往知来(1),幽赞神明(3),苟非其人,道不虚行(3)。学微术昧,或见仿佛,疑殆匪阙(缺)(4),违众迕世,浅为尤悔(5),深作敦(憝)害(6)。述《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1)占往知来:《易·系辞上》曰“神以知来,智以藏往”,言圣人利用《易》以成其神,以预知来事;又利用《易》以成其智,以记藏往事。(2)幽赞神明:《易·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助,故生蓍草,以为占篮之用。(3)苟非其人二句:《易·系辞下》有此语。意谓《易》卦爻之变化与卦爻辞义理,可以指导人事,但在人之善于体会运用。(4)疑殆匪缺:谓有疑殆则缺之。殆,危也。(5)尤:过也。(6)慈(duì):怨恨。
广汉尹京(1)克聪克明;延寿作翊(2),既和且平。矜能讦上,俱陷极刑。翁归承风,帝扬厥声(3)。敞亦平平(4),文雅自赞(5);尊实赳赳(6),邦家之彦(7);章死非罪,士民所叹。述《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1)尹京:官为京兆尹。(2)作翊:官为左冯翊。(3)翁归承风二句:尹翁归受任右扶风,卒,宣帝下诏褒扬之。(4)平平(piánpián):形容治理有序。(5)文雅自赞:以文雅助治术。赞,助也。(6)赳赳(jiūjiū):雄壮勇武貌。(7)彦(yàn):士的美称。
宽饶正色,国之司直。丰繄好刚(1),辅亦慕直。皆陷狂猖,不典不式(2)。崇执言责(3),隆持官守。(4)宝曲定陵(5),并有立志(6)。述《盖诸葛刘郑毋将孙何传》第四十七。
(1)繄(yī):犹“惟”。(2)典:经也,式:法也。(3)崇执言责:郑崇为尚书仆射,是言责之官。(4)隆持官守:毋将隆谏武库兵不宜以给董贤家,此为坚持职责。(5)宝曲定陵:孙宝曲桡定陵侯淳于长。(6)并有立志:谓何并不挠于钟廷尉(钟元)而治钟威之罪。
长倩(1),觌霍不举(2),遇宣乃拔(3),傅元作辅(4),不图不虑,见踬石、许(5)。述《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1)长倩:萧望之之字。(yú yú):行步安舒貌。(2)觌霍不举:萧望之不接受霍光露体搜索的要求,故不被推举。(3)宣:宣帝。(4)元:元帝。(5)不图不虑二句:谓萧望之谋虑不详,终于被石显及许、史所挫败。踬(zhì),跌倒;挫折。
子明光光(1),发迹西疆,列于御侮,厥子亦良。述《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1)子明:冯奉世之字。
宣之四子(1),淮阳聪敏(2),舅氏蘧蒢(3),几陷大理(4)。楚孝恶疾(5),东平失轨(6),中山凶短(7),母归戎里(8)。元之二王(9),孙后大宗(10),昭而不穆(11),大命更登(12)。述《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1)宣:宣帝。(2)淮阳:淮阳宪王刘钦。(3)舅氏:指张博。蘧蒢(qúchú):谄佞的人。(4)几陷大理:几陷于大罪。(5)楚孝:楚孝王刘嚣。恶疾:谓眚病。(6)东平:东平思王刘宇。轨:法则。(7)中山:中山哀王刘竟。(8)戎里:戎氏之里。(9)元:元帝。(10)孙后大宗:谓哀帝、平帝。(11)昭而不穆:有父无子。(12)大命:帝位。
乐安袖袖(1),古之文学,民具(俱)尔瞻(2),困于二司(3)。安昌货殖(4),朱云作娸(5)。博山惇慎(6),受莽之疚(7)。述《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1)乐安:乐安侯匡衡。袖袖:盛貌。(2)民俱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有此诗句。言人民都在看着你。(3)二司:指司隶校尉王尊、司隶校尉王骏。困于二司:王尊劾奏匡衡追奏石显,扬著先帝任用倾复之臣;王骏劾奏匡衡专地盗土。(4)安昌:安昌侯张禹。(5)娸(qī):诋毁;丑化。(6)博山:博山侯孔光。(7)受莽之疚:孔光曲从王莽,以病其德行。疚,病也。
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遣闵既多,是用废黜(1)。武阳殷勤(2),辅导副君,既忠且谋,飨(享)兹旧勋,高武守正,因用济身(3)。述《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1)乐昌笃实四句:谓王商深为王莽所排陷。乐昌:乐昌侯王商。遘:遇也。闵:病也。(2)武阳:武阳侯史丹。(3)高武守正二句:谓高武侯傅喜不阿附傅大后,故得免祸。
高阳文法(1),扬乡武略(2),政事之材,道德惟薄,位过厥任,鲜终其禄(3)。博之翰音(4),鼓妖先作。述《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1)高阳:高阳侯薛宣。(2)扬乡:扬乡侯朱博。(3)鲜:少也。(4)翰音:向高空飞扬的声音。喻居非其位,声过其实。
高陵修儒(1),任刑养威,用合时宜,器周世资。义得其勇,如虎如貌,进不畦步(2),宗为鲸鲵(3)。述《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1)高陵:高陵侯翟方进。(2)跬(kuǐ)步:半步;跨一脚。(3)鲸鲵(ní):即“鲸”。比喻凶恶的人。
统微政缺,灾眚屡发。永陈厥咎,戒在三七(1)。邺指丁、傅(2),略窥占术。述《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1)三七:当时有所谓汉厄三七(二百一十年)之间的说法。(2)丁、傅:指外戚丁氏、傅氏。
哀、平之恤,丁、傅、莽、贤。武、嘉戚之(1),乃丧厥身。高乐废黜,咸列贞臣(2)。述《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1)戚:忧也。(2)高乐:高乐侯师丹。贞臣:正直有操守之臣。
渊哉若人!实好斯文。初拟相如,献赋黄门,辍而覃思,草《法》纂(撰)《玄》(1),斟酌《六经》,放(仿)《易》象《论》(2),潜于篇籍,以章厥身(3)。述《扬雄传》第五十七。
(1)《法》:《法言》。《玄》:《太玄》。(2)《论》:《论语》。(3)章:明也。
犷犷亡秦(1),灭我圣文,汉存其业,六学析分。是综是理,是纲是纪,师徒弥散(2),著其终始。述《儒林传》第五十八。
(1)犷犷(guǎngguǎng):粗暴无情。(2)散:谓分派。
谁毁谁誉,誉其有试(1)。泯泯群黎(2),化成良吏(3)。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述《循吏传》第五十九。
(1)谁毁谁誉二句:颜师古曰:“《论语》称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其有所试。’此叙言人之从政,可试而知,故引以为辞也。”(2)泯泯:混乱貌。群黎:民众。(3)化成良吏:谓由良吏教化以成俗。
上替下陵,奸轨(究)不胜,猛政横作,刑罚用兴。曾是强圉,掊克为雄(1),报虐以威(2),殃亦凶终。述《酷吏传》第六十。
(1)曾是强圉二句:《诗经·大雅·荡》有“曾是强圉,曾是掊克”句。强圉:强横暴虐。掊博:聚敛剥削。(2)报虐以威:言对暴虐者以威刑报复。
四民食力(1)。罔有兼业(2),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3),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逼上并下(4),荒殖其货(5)。侯服玉食(6),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1)四民:士、农、工、商。(2)罔有兼业:言专一其业。(3)盖均无贫:《论语》称孔子曰“盖均无贫”,言为政平均不相陵夺,则无贫匮之人。故班氏引之。(4)并:并吞;兼并。 (5)荒殖其货:苏舆曰:言诸侯大夫竞为僭侈,其流及于士庶,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无用之器,故曰荒殖其货。数语当与《传》序参观。(6)玉食:美食。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藏)甲,国不专杀。矧乃齐民(1),作威作惠,如台不匡(2),礼法是谓!述《游侠传》第六十二。
(1)矧(shěn):况且;何况。齐民:平民。指游侠。(2)如台(yí):犹奈何。匡:正也。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荧)损高明(1),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1)荧:惑也。
於惟帝典(1),戎夷猾夏(2);周宣攘之,亦列《风》、《雅》(3)。宗幽既昏(4),淫于褒女(5),戎败我骊(6),遂亡丰鄗(7)。大汉初定,匈奴强盛,围我平城,寇侵边境。至于孝武,爱赫斯怒,王师雷起,霆击朔野(8)。宣承其末(9),乃施洪德,震我威灵,五世来服(10)。王莽窃命,是倾是覆,备其变理,为世典式。述《匈奴传》第六十四。
(1)於(wū)叹辞。帝典:指《尚书·虞书·舜典》。(2)戎夷猾夏:《尚书·舜典》有“蛮夷猾夏”句。猾:扰乱。夏:诸夏。(3)周宣攘之二句:《诗经·小雅·出车》有“赫赫南仲,狁于攘”句。攘:却也。(4)宗幽:宗周幽王。(5)褒女:褒姒。(6)戎:犬戎。古代族名。骊:骊山。(7)丰、鄗:古地名。皆在今陕西西安市西。(8)朔野:指北方。(9)宣:宣帝。 (10)五世:指自宣帝至平帝。
西南外夷,种别域殊。南越尉佗,自王番禹。攸攸外寓(1),闽越、东瓯。爱洎朝鲜,燕之外区。汉兴柔远,与尔剖符(2)。皆恃其阻(3),乍臣乍骄,孝武行师,诛灭海隅。述《西南夷两越朝鲜传》第六十五。
(1)攸攸:远貌。寓:“宇”之讹(王念孙说)。(2)剖符:谓封之。(3)阻:险阻。
西戎即序,夏后是表(1)。周穆观兵(2),荒服不旅(3)。汉武劳神,图远甚勤。王师驒驒,致诛大宛(4)。姼姼公主(5),乃女乌孙(6),使命乃通,条支之濒(7)。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贡,各以其职。述《西域传》第六十六。
(1)表:明也。明以德化。(2)观:示也。(3)荒服:指犬戎。旅:军阵。(4)王师驒驒二句:谓汉远征大宛,使人马疲弊。驒驒(tāntān):喘息貌。意谓辛劳。(5)姼姼(chǐchǐ):美好貌。(6)女(nù):以女嫁人。(7)濒:涯也。
诡矣祸福(1),刑(形)于外戚。高后首命,吕宗颠覆。薄姬坠魏(2),宗文产德(3)。窦后违意,考盘于代(4)。王氏仄(侧)微,世武作嗣(5)。子夫既兴,煽而不终(6)。钩弋忧伤,孝昭以登。上官幼尊,类(禷)祃厥宗(7)。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飨(享)国(8),二族后光。恭哀产元(9),夭而不遂。邛成乘序(10),履尊三世(11)。飞燕之妖,祸成厥妹。丁、傅僭恣,自求凶害。中山无辜,乃丧冯、卫(12)。惠张、景薄、武陈、宣霍、成许、哀傅、平王之作,事虽歆羡,非天所度(13)。怨咎若兹,如何不恪(14)!述《外戚传》第六十七。
(1)诡矣祸福:谓祸福倚伏,变易不常。诡:当读为“恑”,变也。(杨树达说)(2)魏:指魏豹。(3)文:文帝。(4)窦后违意二句:谓窦姬违其初衷,终于成乐于代。考:成也。盘:乐也。(5)武:武帝。(6)煽:扇动。引申为炽盛。(7)上官幼尊二句:谓上官后虽幼尊贵,其家族赖以血食。禷、祃:皆古祭名。(8)宣:宣帝。(9)元:元帝。(10)乘序:谓登后之位。(11)三世:指宣、元、成三世。(12)冯:冯昭仪,中山孝王之母,为傅氏所陷。卫:卫姬,中山孝王之后,为王莽所灭。(13)自“惠张”至“非天所度”:谓惠帝之张后、景帝之薄后、武帝之陈后、宣帝之霍后、成帝之许后、哀帝之傅后、平帝之王后等,虽一时处于尊位,人心羡慕,以非天意所居,故终于不昌。度:居也。(14)恪:谨慎;恭敬。
元后娠母,月精见表。遭成之逸,政自诸舅(1)。阳平作威(2),诛加卿宰(3)。成都煌煌(4),假我明光(5)。曲阳歊歊(6),亦朱其堂(7)。新都亢极(8),作乱以亡。述《元后传》第六十八。
(1)遭成之逸二句:谓成帝贪于逸乐,而委政于王氏。(2)阳平:阳平侯王凤。(3)卿宰:谓王商、王章。(4)成都(侯):王商。煌煌:炽貌。(5)假我明光:谓向帝借明光宫避暑。(6)曲阳:曲阳侯王根。歊歊(xiāoxiāo):气盛貌。(7)朱堂:指僭上赤墀。(8)新都:新都侯王莽。亢极:过份;极度。
咨尔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1),虐烈商辛(2)。伪稽黄、虞(3),
缪(谬)称典文,众怨神怒,恶复诛臻(4)。百王之极,究其奸昏。述《王莽传》第六十九。
(1)夏癸:夏桀王名癸。(2)商辛:商纣王名辛。(3)稽:考也。(4)严复诛臻:张晏曰:“复,周也。臻,至也。十二年岁星一复,莽称帝十三岁而见诛也。”
凡《汉书》,叙帝皇(1),列官司(2),建侯王(3)。准天地(4),统阴阳(5),阐元极,步三光(6)。分州域,物土疆(7),穷人理(8),该万方(9)。纬《六经》,缀道纲(10),总百氏(11),赞篇章(12)。函(含)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13)。述《叙传》第七十。
(1)叙帝皇:指十二纪。(2)列官司:指《百官公卿表》。(3)建侯王:指《诸侯王表》。(4)准天地:指《天文志》。(5)统阴阳:指《五行志》。统,合也。(6)阐无极,步三光:谓大推元始以来,及日月星辰度数。指《《律历志》。阐,大也。元,始也。三光:日、月、星。(7)分州域,物土疆:指《地理志》及《沟洫志》。(8)穷人理:指《古今人表》。(9)该万方:谓《郊祀志》有日月星辰、天下山川人鬼之神。(10)纬《六经》,缀道纲:指《艺文志》。(11)总百氏:指诸传。(12)赞:明也。(13)函雅故四句:谓整部《汉书》包罗宏富,信惟文学之林薮。aa
下一篇:汉书新注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