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新华文库!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这是本经的第一章,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序,从这一章开始,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属于正宗分,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 
   「佛言」,是文言文,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跟现代的白话不太一样,以现代翻译的话,应该是「佛说」,「言」,就是说的意思,佛说或者佛云,等于儒家《论语》一开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孔子说;所以「佛言」就是佛说。 
   「辞亲」,辞,就是辞别。亲,就是父母亲或亲戚朋友,为什么要辞亲,目的是要「出家」,辞亲而出家,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一、辞别亲人,奉父母命出家: 
    征求父母允许:佛在世的时候,一个人想要出家,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出家;要是父母反对的话,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接受他出家的。 
    父母授命出家:儿女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而出家的。好象我,就是奉父母之命,出自母亲的意思才出家的。这句话,你们听了或许会觉得好笑,却是事实。因为我九岁就出家了,试想,一个九岁的小孩,如果说:「我出家要了生脱死,要成佛作祖。」简直是讲大话,谁也不会相信的,对不对? 
   我的故乡是江苏泰州,那时家家奉佛,一眼看下去,就会看到好多的寺庙,正象在菲律滨,到处都是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在我家乡,信佛的人太多了,一个家庭,假如有三个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出家的,所以,出家在我们家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我八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得了伤寒症,发高烧,烧了几天几夜,在那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我差不多就要一命呜呼了。当时,我母亲和姨母,就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说假使能够救回这个孩子一命的话,一定送他出家。所以我说我的出家是奉父母之命,这是我的出家因缘;不过,我能够出家,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跟大家研究佛法,总算不辜负母亲和姨母的慈命,也认为走上出家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 
   二、辞离亲族,以便断除缠累:家庭是一种拖累,往往障碍了我们道业的上进。我们要奉佛,想修学佛道,必须要远离家庭的恩爱,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修学佛法、宏法利生。因此,出家一定要舍离所有的亲属。 
   关于「出家」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就是出离家庭,好象大家所看见的,离开了家庭,到寺庙过生活,负责佛事,修学佛法,就是出家。 
    广义:有出必有入,可以分为两种意思来说明: 
    出世俗家,入真谛家:就是出离了世俗之家,也是出「三界火宅之家」,佛经中常常把三界看成为火宅,煎迫着我们,使我们痛苦万分。透过修行,我们的烦恼能够断除了,再也没有痛苦,不再受生死轮回,而进入殊胜的境界,那就是入了真空之家。 
    出五蕴家,入法身家: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束缚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流浪在生死苦海当中,经过了修持,我们不断地培植福德与智慧,滋润我们的法身,到了最后,断尽了一切烦恼,不再在苦海中生死浮沉了,这样,就是脱离了五蕴生死之家,而趋入法身之家。 
   狭义的出家,属于事相上的出家,我们修学佛法,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广义的出家,从理性的修持上以期达到出离生死之家,获得大自在、大解脱。总而言之,只有事理圆融的出家,才是真正出了家。 
   出家,中国古时候有位径山禅师曾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你们不要以为出家是简单的事,真正做宰相,做大将军的,你叫他们把头发剃光了当和尚,他不一定办得到,这两句话,正说明了出家不是容易的事,宋朝仁宗皇帝,也认为出家是很难得的,他曾经感叹地说:「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意思是:我现在虽然当皇帝了,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每天要为国家操心,没有办法过清闲的日子,我要是能够出家的话,那真是千足万足了,可惜,我办不到,我真是不如出家人。 
   再说,清朝的顺治皇帝,曾经作了一首赞叹出家人的诗: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孟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大丛林,大寺庙里面的饭,太多太多了,象南海普陀山的千人锅,一个大锅饭,是煮给成千位出家人在那里吃的,意思就是你只要出了家,走遍天下,吃饭都不成问题的。你只要有一个钵和一个放水的瓶子,穿上了袈裟,走尽天下,每个寺庙你都可以挂单和吃饭的,看看,多方便啊!你们出门,到那儿都要住旅馆,可是在大陆上,出家人无论跑到那个庙,那个庙都有饭给他吃的。啊!我认为做皇帝,虽然富有四海,拥有黄金美玉那些贵重的东西,但这些在我(顺治皇帝)的眼里,都不是贵重的,最贵重的是这件披在身上的袈裟,那是最困难,不容易披上的。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以「四料简」的体裁,对出家说了四句话: 
   在家在家,出家在家; 
   在家出家,出家出家。 
   这是什么意思呢?莲池大师把出家分成为四种: 
   一、在家在家:就是你们在座的诸位,身体在家庭,心心念念的,也是家,时时离不了家。现在你们坐在这儿听经,可是还是想到家里儿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跑到那儿去了?但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叫「今天不回家」,有些人的的确确「今天不回家」,实在是要不得。做父亲,做母亲的,应该每天晚上都回家才好,要知道,既然是「在家在家」,做一个在家人,一定要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二、出家在家:这是正式出了家,人虽然住在寺庙里面,穿着圆领方袍的僧服,过着出家人的生活,可是心却是放在俗家里面,常常想到家庭;或者专门经营世俗事业,甚至于做买卖,与世人争利;或者行动举止,与俗人无异,这样的出家,只是外表出家,内心并没有出家,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三、在家出家:虽然外表没有剃光头,身上也未曾穿僧服,但是心心念念地想出家。佛教里面最有名的维摩居士,就是一位典型人物,他虽然是位居士,实在是位大菩萨,他是在家庭里面过出家生活的,所以在座诸位,假使能够在家庭里面,诚心奉佛,严持戒律,过出家人的生活,在家里面也就等于出家,这真是太伟大了。 
   四、出家出家:外表形式上剃光了头,穿着圆领方袍,是真的出家了;内心也非常清净,脱离家庭,一心一意地精进学佛,用功办道,这就是真正一个出家人,称为出家出家,出家,本来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以上是莲池大师对出家的分类。 
   「识心达本」,识,就是认识,是个动词,假使名词的话,叫做心意识,好象眼识、耳识、鼻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是名词,这里是认识的识,对我们的心、本性,应该有所认识。 
   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法(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佛教称为法),从何而来?佛经说:「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可见心是个王,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王。「达本」,达,就是了达,或者通达,就是有所了解。本,指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出家?主要的是对自己本心的源头,对自己本来的面目,要有所认识。总而言之,就是对我们的本性、真如佛性要有所了解。 
   「解无为法」,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说的,有为法,有所作为,所以是无常的,无为法,无所作为,如如不动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永远永远不会改变的,叫无为法,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真如、佛性,所以经文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们辞别了亲人,出了家。出了家并不是吃饱睡觉,无所事事的,而是要修行用功,寻找自己本心的源头,我们本来的面目要把它认识清楚,把无为法,我们的真如佛性找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沙门,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讲到沙门,沙门是什么意思呢?在印度,不单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门,在当时的婆罗门教,以及其他九十六种外道,只要是宗教师,都称为沙门。不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是「释种沙门」,也就是所有的比丘,叫沙门,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勤息」。 
   勤息两个字,把它分开说明白一点,勤,是勤修戒定慧;息,是息灭贪 痴。在积极方面,我们要用功,每天很精进地去修持戒定慧三学;在消极方面,我们要消灭内心贪 痴种种的烦恼。能够修持戒定慧,息灭贪 痴,就是真正的沙门了。 
   沙门,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种类,据《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沙门: 
   一、圣道沙门:这种出家人,解行都很殊胜,每天精进地钻研佛法,修行佛道,跟圣人一样地在用功,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对于经教下过一番功夫,能够通达,而且经常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叫说道沙门。 
   三、活道沙门。活,就是生活,出了家做了出家人,以佛道维持自己的生活,好象一般替人家念经拜忏,接受供养的,就是属于活道沙门。 
   四、污道沙门:虽然出了家,名称叫沙门,但是破戒犯斋,出家人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去做,反而污辱了沙门的名称,污染了佛门,这就是污道沙门。 
   在律藏中,也有四种沙门: 
    威仪沙门:这一种出家人的举止行动都能够如法如律,仪态庄严,具有摄服力,令人见了肃然起敬,称为威仪沙门。 
    形服沙门:外表形态、服装看起来都是出家人的样子,却没有出家人所应具有的素质,内涵,叫形服沙门。 
    名闻沙门:以名声远播,说起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就是名闻沙门。 
    实行沙门:奉行佛法,严持戒律,尽出家人的本份,老实修行,处处显现出家人的气质,便是实行沙门。 
   那么,做了沙门应该怎么样呢?「常行二百五十戒」,常常地修行二百五十条戒律。讲到戒,一般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在家戒,好象在座诸位,要受戒的话,就是受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象比丘就要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还有沙弥十戒,这是一般所说的戒条。 
   你要知道,本经的听众,它的当机众,都是出家人,假使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对在座诸位讲,就不会说是二百五十戒了,我们今天也有当机众,所以,我特别提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做一个佛教徒,最起码应该守五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比丘也好,比丘尼也好,沙弥(尼)也好,纵然受几百条戒,最根本的,还是这五条戒。五戒是: 
    不杀生:爱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每个人都贪生怕死的,就是小小的蚊虫蚂蚁,你想要把它打死,它就会赶快逃,赶快飞。生命是最可贵的,所以佛教第一条戒不可以随便杀生,不但不可以杀人,连小动物都不可以杀死的。 
    不偷盗:讲到偷盗,佛学称为「不与取」,人家送东西给我们,另当别论。要是人家的东西,不经过他的同意便随意拿过来,就犯了盗戒。人家的东西,偷偷地取得,叫做偷;用武力去抢,就是盗了。不管是暗中拿人家的东西,或者明目张胆地去抢劫人家的东西,在佛教里面,都是犯了第二条根本大戒──偷盗。 
    不邪淫:淫是男女的性行为,在家居士,正式的夫妇,为了传宗接代,行周公之礼,是正当的,佛并不反对,但既然有了家庭,有了夫妇关系,就不可以到外面「拈花惹草」,或者「红杏出墙」。不三不四地乱搞,就叫做邪淫,佛教是禁止的。 
    不妄语:妄语,就是随便说话骗人家,甚至于恶口骂人,都是不应该的。做一个正人君子,必须言而有信,讲出来的话,要很文雅的,那些粗话,不可以随便从我们的口中跳出来。 
    不饮酒:酒本身是没有罪过的,问题是酒喝多了就会乱性,一个人失去了理智,往往为非作歹,什么坏事情都做得出来,所以酒是要禁止喝的。 
   关于五戒,依戒律说,前面四种是性戒,它的本质就是有罪的,第五种酒,是遮戒,遮,就是停止、不可以。佛教讲五戒,完全是做人的道理。不但佛教讲五戒,儒家也是讲五戒的,只是名词换了一下,说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就是有仁慈心,不偷盗是很有义气的,既是要帮助人家,怎么可以随便拿取人家的东西呢?不邪淫就是遵守礼节,不妄语是言而有信,不饮酒,保持清醒的理智,不随便吃麻醉神经的东西,所以儒家的五常,跟佛教的五戒是二而一,意思完全一样的。 
   因为经文讲到「常行二百五十戒」,在座的都是在家菩萨,所以我把你们该遵守的介绍给大家。你们也许要说:「佛教一开口就要我们守戒,这些我们都不容易做到,还是不要持戒吧!」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佛告诉我们:五戒能够遵守一条,就有一条的功德,要是五条戒不能全部守,守四戒也好,守三条、两条或者一条都好。现在,我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个守戒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打家劫舍的集团(好象此地常常抢银行、百万富翁的),为了抢劫,往往杀生害命,把人都杀死了。在这个强盗集团中,有一份子,因为能够守戒而保存了生命。做强盗还持戒,真是笑话,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一个强盗,他家住在寺庙旁边,寺里有一位老和尚,常常为信徒授戒。有一天,这个强盗感到很有趣,也去看看老和尚。 
   「老和尚,我能不能受戒?」 
   「可以。」 
   老和尚问他:「不杀生,你能够守吗?」 
   他一想,答:「办不到,我去抢劫的时候,人家不给,我就向他这么一刀呀!一定要杀生的。」 
   「第二条,不偷盗......」 
   「还得了,这是我的本行,我是专门抢劫人家的,这个更办不到了。」 
   「第三不邪淫,你能守吗?」 
   要知道,好多强盗是财色两得的,既抢人家的东西,连人家的命都玩了,因此这强盗一听老和尚这么问,连忙摇头说: 
   「我也不能办到!」 
   「第四,不妄语,就是不能说谎话。」 
   他想想,说:「这个我要是能够忍一忍,可能办得到。」 
   「第五,不饮酒,能守吗?」 
   「这个不行,我们在抢劫之前之后,吃酒,是要壮胆和庆祝的,不能没有酒。」 
   所以,五戒的杀盗淫酒四条,他都做不到,他对老和尚说: 
   「我假如要持戒的话,勉勉强强地守第四条不妄语还可以。」 
   「好吧!你就守不妄语这一条戒,一定有功德,将来说不定能够使你转危为安,让你平安的。」老和尚慈祥地说。 
   有一天晚上,头头通知这个集团的成员,明天要到某村庄,向一家百万富翁下手,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准时来报到集合。 
   受戒的强盗,接到了这个命令,一定要去赴约。他想反正明天又可以分到一笔钱了,就赶快到市场去买鱼买肉和酒,准备先吃饱喝饱了,再去下手。 
   当他提着酒肉从菜市场回来,快到家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叔叔。 
   「某人啊!你今天有什么喜事呀!要请客吗?」 
   「没事情,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我一时高兴,去买点食品自己作乐。」 
   于是他回去煮啦,吃啦,突然想起老和尚的话,──其他四戒不能守,这条妄语戒,受了以后一定要遵守的,他说: 
   「哎呀!糟糕了,我说是买回来自己作乐,今天没有什么事,晚上我假如去赴约的话,岂不就打妄语了吗?有罪过啊!」 
   他为了守戒,那天晚上决定不去赴约,吃饱了就睡大觉。 
   谁知道他们那个集团当晚去抢劫时发生了意外,因为大富人家有的是卫兵,极力抗御,把这些抢匪一网打尽,送往官府查办,最后全部砍头伏法,而这位守戒的仁兄,为了守不妄语戒,没有去参加这次的行动,结果保全了一条小命。 
   这就是能够持戒的功德。 
   我们再回头来说,二百五十戒是出家的比丘(象我这样的身份称为比丘)所受持的具足戒,也就是完全要遵守的戒条,有二百五十条。这二百五十条,共分成七类: 四波罗夷, 十三僧残, 二不定法, 一百二十舍堕, 四提舍尼, 百众学, 七灭诤法。总而言之,这是做一个比丘,应该遵守的戒条。譬如说杀盗淫妄四波罗夷,是根本戒,通于在家,也就是出家与在家同样的最根本戒条,其他的不是根本戒。所以犯了戒,并不是每一条都同等重罪的,但是根本精神是脉络相通的。在座除了心理法师是受比丘戒,应该遵守这二百五十条戒,你们都不必遵守,只要持五戒就可以了。再说,我们现在也不是专门研究戒律,只须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 
   「进止清净」,进,就是向前进;止,就是停止。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要合乎威仪,合乎戒律,能够这样做到,才可以保持身心的清净。总而言之,二百五十条戒也好,三百四十八条戒也好,或者是五戒、八戒,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止恶行善」,凡是坏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去做,好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去做,这是我们持戒的根本目的。 
   「为四真道行」,四真,就是前面所讲的「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是作为沙门所修持的一种行门(功夫)。 
   「成阿罗汉」,假使能够观察苦集灭道,修持到家了,最后就可以证到四果的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太多了,依《法华经论释》所说,阿罗汉含有十九种意义,不过,把它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应供:阿罗汉是真正应该接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二、杀贼:贼,指烦恼贼,证到阿罗汉的圣果,已经把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 
   三、无生:阿罗汉既然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也断尽了一切染污的行为,这时候已经了生脱死,不会再来受生了,所以称为无生。 
   以前,我曾经讲过,比丘也有三个意思:乞士、怖魔、破恶。也可以说比丘属于因,阿罗汉属于果。在因地能够修持乞士的因,就可以证得应供的果;在比丘的因地能够怖魔,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就可以杀灭烦恼贼;在比丘的因位能够断一切恶,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便证得无生,所以比丘和阿罗汉的三种意义,可以相对待,有因果关系的。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成了阿罗汉果,就证得六种的神通。这六种神通,我简单地把它介绍一下: 
   一、天眼通:好象你现在看书,里面的字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那一边的东西,就看不到了。我们在房子里面,可以看到所有摆放着的东西,可是房子外面的,就看不到了,可见凡夫的视力是有限的。假如成为阿罗汉,证了天眼通,视野不受物质的障碍,就是几千几万里以外,都可以一目了然,所有的空间,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 
   二、天耳通:大的,响亮的声音我们听得到,可是小的就听不到了。在房屋里面的声音,我们听得到,但隔壁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假如证得了天耳通,不但大声听到,小的声音也听得到;人的声音可以听得到,那些小小的蚊虫蚂蚁在讲话,也同样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在几千里、几万里以外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的,这是证得天耳通的效果。 
   三、神足通:或者称为如意通、神境通,证得这种功夫,就会有很多的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讲到神通变化,佛经中常常提到有十八种神变,譬如说在右胁可以出水,左胁可以出火;左边出水,右边出火;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等等,都是在变化的,证到阿罗汉就具有这样的功夫。还有,走在水上,和在平地行走一样的;走在地上好象在水中一样的,可以钻进去;也可以在空中自在地行、住、坐、卧,甚至把自己的身体遍满整个虚空,也可以由大变成很小,这十八种变化,经典中称为十八种神变,是神足通所具有的变化。 
   四、他心通:现在我们跟人家面对面,人家口里面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有的人嘴里面讲的是这样,心里面想的又是另外一套,别人都不晓得他内心的意念是什么,但是,要是证了他心通,别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了如指掌,一看就知道了,这就是他心通的功夫。 
   凡夫所有的心理状态,证了他心通是可以知道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运用定的功夫,把心理活动停止了,那就什么通都用不上的。 
   现在,我讲一个短短的故事,证明要是停止了心理活动,他心通的功夫就起不了效用。 
   话说中国唐朝代宗皇帝的时候,突然从西天(印度)来了一位出家人,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不知道叫什么法名,不过,他的耳朵非常大,又对经律论三藏都通达,因此称为「大耳三藏」。 
   当他见到代宗皇帝,说: 
   「我有他心通,你不论想什么,我都知道的。」 
   皇帝一听,这还了得,不如把他介绍给国师慧忠法师,让他们相识吧! 
   两位大师见面以后,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 
   「三藏大师,听说你有他心通,是不是呀?」 
   「不敢当。」 
   这个时候,慧忠国师心念一动,问大耳三藏: 
   「你看看,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呀?」 
   「你现在啊......哎呀,你是一国之师,是皇上的师父,怎么跑到四川去看『龙舟竞渡』呢?」 
   意思是说,你现在跟我讲话,为什么心不在焉地,已经跑到四川去看比赛龙船了。 
   「你知道我现在的心在什么地方吗?」国师又问。 
   大耳三藏一看,说: 
   「哎呀,我的国师啊,怎么你又跑到天津的桥上去看人家玩猴儿把戏啦?」 
   猴儿把戏,这是此地没有的,过去在大陆或台湾,有跑江湖的,让猴子穿上衣服戴着帽子,当当当敲锣玩戏的。 
   慧忠国师又说:「那么你看,我的心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 
   这时,大耳三藏找来找去,竟不知慧忠国师的心在什么地方了。为什么?因为国师突然入定,心停止了活动。 
   可见一个人在心里无念的状态之下,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心通只有在心理活动的时候,才可以有效用,也就是说他心通在有定功的人身上,是用不上的。 
   这时,慧忠国师高声喝斥大耳三藏: 
   「你这个三藏法师,现在的他心通到那儿去了,怎么找不到我的心呢?」
 
   这一则公案,出自《传灯录》第五卷,你们可以翻开看看。 
   五、宿命通:证到宿命通,对于前生,以及多生多劫,甚至未来世的一切遭遇、成败,都能够了解。不但是对自己,连所有的众生前世一切的生活状态,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这就是宿命通。 
   六、漏尽通:漏,好象一个杯子可以盛水、盛茶,要是有了洞,水就盛不住,漏掉了。那么,我们人生为什么要漏到三界里面?就是一切的烦恼业障,因此,这里「漏」就是指烦恼,你假如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就可以证到漏尽通。证到这种神通,生命就可以得到自由自在的大解脱。 
   经文中「飞行变化」,就是刚才说到的十八种神变,属于神足通。 
   讲到变,就是转变;化,是把没有的变成为有,好象变魔术。几个月前,有一个外国的魔术团来表演,你看看:把整个人砍断了,好多没有的东西变成有了。一般的魔术家都可以变,假使我们修行,证到阿罗汉果,这种变化的功夫,是魔术家所望尘莫及的。 
   六种神通,除了最后的漏尽通,前面的五通,不只是阿罗汉,就是一般的神鬼、外道,有功夫的都可以证到前五通,只有漏尽通,象阿罗汉、佛、菩萨,已经证了果的,才可以证得。 
   「旷劫寿命」,旷,很宽广的意思。劫,印度话叫劫波,形容时间很久远。旷劫寿命,就是长寿。就是说能够修持,有修定的功夫,得到生死自由,可以常住世间,寿命要长就有多长,要短就有多短。想要离开世间,马上就可以离开,要久住世间的时候,也可以住久一点。 
   证得阿罗汉果的人,他的生死自如,寿命长短也是自由的。佛在世的时候,很多阿罗汉都有这样的表现。譬如说,他希望赶快灭度,能够自身出三昧火,把自己的身体焚化;他假使要常住世间,好象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叫大迦叶的,还不想灭度,他发愿要等到当来下生的弥勒佛降生成道的时候,亲自把释迦牟尼佛的袈裟献给弥勒佛。因此,依佛教历史的记载,大迦叶现在还在鸡足山入定,就是要等待弥勒菩萨出世成佛以后才圆寂的,──证了阿罗汉果位是有这样的功夫。 
   「住动天地」,证了阿罗汉果,由于他有许许多多的修持和功德,能够在他住的地方,感动所有的神 ,这说明了阿罗汉的威德,是非常伟大的。 
   在小乘的果位,四果阿罗汉,已经证得无学位,前面的初果、二果、三果,称为有学位。还有,初果,称为见道,二、三果称为修道,这是小乘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修学的层次,有这些等级。 
   证得阿罗汉果位时,必定会说: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这是什么意思呢?阿罗汉在这一生当中,已经修持到了无学的地位,一切烦恼都断尽了,所有该修持的一切梵行都建立了,所应该办的工作,都已经办完了,不会再到三界六道中轮回受苦。 
   「次为阿那含」,第二个是讲阿那含。阿那含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叫做不来,或者不还,这是四果当中的第三果。什么叫做不来呢?就是修证到三果的境界,不会再到欲界(人间)来受生死了,所以称为不来。 
   「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阿那含是什么呢?当他寿命终了的时候,他的灵神,灵神就是一般世俗所讲的灵魂,佛教称为神识,或者阿赖耶识。唯识家在《八识规矩诵》中说它是「去后来先作主翁」,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它是最后离开身体的,而一个人来投生的时候,它第一个来入胎,因此说是去后来先作主人翁,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这个神灵,我们平常所讲的灵魂。 
   不过,阿赖耶识和灵魂是有差别的。一般所谓的灵魂并不会改变,而阿赖耶识却是储藏着我们从生到死,不断地造业所留下来的业种子。这些业种子如果碰到相应的因缘,就会再发芽结果,也就是感受报应。由于每个人所造的业不一样,千差万别的业种子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成熟的时候,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同的阿赖耶识牵引了各种不一样的生命境遇,这是跟灵魂不同的地方。我在一开始就说过,本经是最早传译到中国来的,也是一部很古老的经典,当时为了适应国人的风情习俗,在翻译上也就随顺着国人的思想和语言了。 
   或许有的人会怀疑,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神识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当然一个人上生天堂也好,下堕地狱也好,完全由他在世的时候所作所为来决定,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人在世时,生命可以保持不坏,全靠寿、暖(气)、(第八阿赖耶)识,假使一口气不来,第八识离开了身体,于是身体变成冰冷的,这个时候就一命呜呼了。另一方面,断了气,并不是一了百了,我们的神识虽说已经离开了身体,却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躯壳,就象我们作客的,换了一家旅社。 
   在《杂宝藏经》中,有一首偈,说明一个人断了气,可以依着身体的温暖,到最后在那一部份冷下来,决定死后到什么地方去投生,这首偈说: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 
   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 
   「顶圣」,假使一个人死的时候,身体所有的部份都冰冷了,最后头顶还有温度的话,他一定是出生在好的地方,一定是去成佛作祖,或者去西方了,所以叫「顶圣」。「眼生天」,假使是面部眼部最后离开的,将来会生到天上去。「人心」,胸部心脏最后没有温度,一定再来做人的。「饿鬼腹」,最后的温度是在腹部,将来是要做饿鬼的。「畜生膝盖离」,要是温度是从膝盖离开,这个要堕入畜生道里面去。「地狱脚板出」,整个身体都已经冰冷,最后一双脚还是很热,是最不好的,恐怕要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了。这是《杂宝藏经》中告诉我们,一个人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可以作为参考。 
   阿那含(第三果),最后神识到那里去呢,是到十九天去,而后再修行,证得阿罗汉果。 
   依佛法讲: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层天。欲界有六个天,色界分为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四禅四天向上的五个天,通称为「五不还天」,又称「净居天」。如果你们念诵《地藏经》,或者其他经典的话,对这五个天的名称一定很熟悉的,就是: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证得第三果阿那含的,神识就是到这五不还天去,然后再加功用行,修持禅定。而一般用功修持者,如果生到这五天来,也比较好用功,到了那里,就不会再来轮回生死了。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接着讲斯陀含,斯陀含,翻译成中国话,称为一来,这是第二果。他死后再到人间来受一次生死,就可以证成阿罗汉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须陀洹,是印度话,翻译成中国话称为「预流」,或称为「入流」,这是初果。为什么称预流?他已是预入圣者之流了,但是和儒家所说的圣者并不相同,他是已经超越了人天的圣人。因此,证到初果,就不会再堕入三恶道去了,等于考上了大学,已经取得了入学的资格,只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进,一定可以获得学位的,所以称为预入圣人之流。不过,须陀洹还要经过七次生死,才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他跟一般的凡夫也不一样,凡夫在六道轮回里面,初果须陀洹只是到人间天上来修行,不会再到三途里面去了。 
   以上所讲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是小乘的四个果位,它必须经过修学证悟,到了什么阶段,证得什么样的果位,断了多少的烦恼。佛学中有所谓「见惑」和「思惑」,就是对事理两方面所有的烦恼,都把它给断除了,一步一步的,才能够证得。所以,证了四果,不是容易的,而是有层次地慢慢修持。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我们出家的目的,就是要修持、证果,但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能够把爱欲断除。爱,就是情爱,欲,就是贪欲。能够把情爱和贪欲断除,才能够免除生死之苦。说个譬喻,好象我们的四肢──两只手和两只脚,假如用刀把它斩下来,就不能动了。虽然现在科学发达,发生了车祸、意外,手脚断了,马上就可以把它驳接上去,或者装上义肢,但是在古时候,佛在世时医疗是很原始的,所以作这样的譬喻。四肢断了,就是没有用了。「不复用之」,起不了作用了。意思是说,我们要出家、要证果,首先必须把情爱和贪欲,所谓「财色名食睡」,这许许多多的烦恼,欲望都断了,才能够证果,不然,由爱欲而造业润生,招感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那里能够解脱、自在,证得圣果呢? 
   在座的诸位虽然没有出家,当然也没有想到要证果。但是,我们学佛,希望有所受用;心地能够获得清净,最低限度,对于人生的这许多欲望、情爱,必须多少能够减轻一些,我们的身心才能够轻安,自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