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鼓吹曲辞
朱鹭
【原文】
朱鹭,鱼以乌①。路訾邪②鹭何食?食茄下③。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④。
【注释】
①鱼以乌:指鹭鸟吃鱼,但吃掉鱼后又想吐。②路訾邪:表声音,无义。③食茄下:这句说的是鹭鸟在荷茎下进食。茄,荷茎。④问诛者:诛,一作“谏”。意思是问进谏者。
【译文】
鹭鸟吃鱼,吃掉后又想吐。鹭鸟以什么为食呢?它在荷茎下进食。是要咽下去呢,还是要吐出来?这得去问击鹭鸟鼓的进谏者,他们究竟是要对皇帝吐露真情,直言进谏呢,还是把有些言语自己咽下去,不说给皇帝听呢?
【赏析】
古代朝廷上树立一面大鼓,上面装饰有一只红色的鹭鸟。这面鼓,就是面谏皇帝时用的。朝臣向皇帝进谏时,就要先击鼓。此诗假借咏鼓,以勉励进谏者要敢于向皇帝尽情吐露忠言。
战城南
【原文】
战城南,死郭①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②谓乌:“且为客③豪④,野死谅⑤不葬,腐肉安能去子⑥逃?”水深激激⑦,蒲苇冥冥⑧。枭⑨骑战斗死,驽马⑩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注释】
①郭:城郭,外城。②我:作诗者自称。③客:战死的士兵都来自他乡,所以称“客”。④豪:与“嚎”相通。号哭吊唁的意思。⑤谅:当然。⑥子:指乌鸦。⑦激激:清澈的样子。⑧冥冥:茂盛繁密,显得晦暗。⑨枭:勇敢的人。⑩驽(nú)马:比喻怯懦者。梁筑室:是指在桥上盖屋,表示社会秩序不正常,也有说是在桥上筑营。良臣:指忠心为国的战士。
【译文】
城南和外城以北都有战事,阵亡的人死在野外,尸体被乌鸦啄食。诗人见阵亡者弃尸原野,只能用乌鸦啼叫来代替亲人的号哭招魂。那些阵亡的人死于野外,自然无人收葬,他们的尸体逃不开乌鸦啄食。城外水深清澈,蒲苇茂密繁盛,野外一片晦暗的景象。勇敢的人为战争而献出生命,怯懦者面临战争则徘徊不前。在桥上盖屋,分不清哪是南哪是北,社会秩序极不正常。无人收获庄稼,你们统治者吃什么?即使愿为忠臣,但怎能做得到呢?思念那些忠心为国的战士,那些忠臣真的是值得人纪念,天刚亮他们就得忙着去进攻敌人,晚上很晚了还没回来。
【赏析】
此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揭露战争灾难的作品。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开头三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带进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车错毂兮短兵接”,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说这几句的意思是:“客固不惜一己殪之尸,但我为国捐躯,首虽离兮心不惩,耿耿孤忠,豪气未泯,乌其少缓我须臾之食焉。”这种解释,似乎是把这首诗歌理解成了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而战死的将士所唱的赞歌,恐怕与诗歌的原旨不相合。这里,“豪”当同“嚎”,是大声哭叫的意思。“且为客豪”,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国殇》)。诗人意思是:死难战士的尸体得不到埋葬,那腐烂的肉体,难道还能逃离啄食的命运吗?你们何不先为他们恸哭一番呢?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愤怒地质问:在桥梁上筑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交往?劳动生产怎么能够正常进行?没有收成,君王你将吃什么?将士们饥乏无力,如何去打仗?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意谓:怀念你们这些战死疆场的人!你们实在令人怀念!“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两句是说:早晨发起攻击之时,你们个个都还是那样生龙活虎,怎么到了夜晚,却见不到归来的身影呢?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这首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巫山高
【原文】
巫山高,高以①大;淮水深,难以逝②。我欲东归,害梁③不为?我集④无高曳⑤,水何梁汤汤⑥回回⑦。临水远望,泣⑧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⑨!
【注释】
①以:表并列的连词,“且”的意思。②逝:原来指水流,这里指渡过。③害:发语词,为什么的意思。梁:表声,无义。下“水何梁”同。④集:停止。⑤高曳:高,指竹篙。曳,指楫,划船用的桨。⑥汤汤(shānɡ shānɡ):水流大而且急。⑦回回:水流回旋的样子。⑧泣:泪水。⑨谓之何:有什么办法呢?
【译文】
巫山高不可极,淮水深不见底,难以渡过。我想回家东去,为什么不能够呢?只因山高水深,重重阻隔,无法横渡。我临水远望,只见淮水浩浩汤汤,水流回旋,见山高水险,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裳。远在他乡的人,虽然心里思念家乡,又有什么办法呢,终究是难以回去呀!
【赏析】
巫山,在今四川东部。这首诗是一首远在他乡的人思归之诗。古词有言,“想象巫山高”,“巫山高不极”。巫山之高,临水远望,只言思归之意。
上陵
【原文】
上陵何美美①,下津②风以寒。问客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④,木兰⑤为君棹⑥,黄金错⑦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⑧之水,光泽何蔚蔚⑨。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甘露⑩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注释】
①上陵何美美:登上上陵但见景色何其美好。②下津:指从陵上下来到达水边。③客:指仙人。④笮(zuó):竹子做的绳索,西南少数民族用以渡河。这里指维系船的绳索。⑤木兰:树木名。⑥棹:划船的工具。⑦错:涂饰。⑧醴(lǐ)泉:甘甜的泉水。古人以为是祥瑞。⑨蔚蔚:茂盛的样子。⑩甘露:汉宣帝年号。芝生铜池中:古人以生出芝草为吉祥之兆。
【译文】
登上诸陵但见景色何其美好,从陵上下来到达水边,水边的风何其清爽。问仙人从哪里来,仙人回答说他来自水中央。仙人出现时所乘的船极其豪华,桂木造成船,连系船用的绳索都是用青丝做成的。划船的船桨是用木兰做的,有黄金涂饰其间。这时,只见水面上凤凰出现,众鸟随从,出现于山林中,望去只见山林忽开忽合,连日月的光芒也被众鸟所遮蔽。甘甜的泉水,光泽熠熠。我不禁想象神的车盖形似灵芝,驾着龙,在天地间遨游。甘露二年,铜池中生出芝草,吉祥之兆引得仙人也下来饮于此泉中,人们喝了此泉的水更是延年益寿。
【赏析】
汉章帝元和中,有宗庙食举六曲,加《重来》、《上陵》二曲,为《上陵》食举。这是汉宣帝时歌颂所谓祥瑞的诗。“上陵”即登上汉朝诸帝的陵墓。据史书记载,汉宣帝在即位前曾多次遨游诸陵间。此诗写到了神仙的出现及各种祥瑞之物的到来。
“上陵”即“上林”,为汉代天子的著名游猎之苑。司马相如《上林赋》,曾以“终始灞浐,出入泾渭”、“荡荡乎八川分流”,铺陈过它周围三百里的苍莽壮阔;以“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扡于楯轩”,夸饰过它离宫七十余所的峻高富丽。但《上陵》歌的主意,却不在夸陈上林苑的“巨丽”,而是唱叹仙人降赐祥瑞的奇迹。开篇两句是赞美式的写景:“上陵何美美”,叹上林树木的蓊郁繁美;“下津风以寒”,叙苑中水津的凉风澹荡——正是“仙”客出现前的清奇之境。林木幽幽,风声飒然,衣袂飘飘的仙客突然现身,不能不令人惊异。“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前句问得惊讶,表现仙客之现莫知其来的飘忽无踪;后句答得微妙,他竟来自烟水迷离的水中,简直难以置信!但在仙客口中,却只发为淡淡一语,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其遥指水天、莞尔微笑的悠闲之态,愈加令人意外而惊喜。
仙客不仅来得神奇,其乘舟也格外芳洁富丽:“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笮(zuó):系船的竹索。桂舟兰棹,芬芳雅洁,映衬仙人的清风广袖,正给人以“似不从人间来”的缥缈之感。它不禁令人想起,屈原笔下的湘水之神,驾驭桂木龙舟,在洞庭湖上凌波飞驶的景象。但青丝为笮、黄金饰棹,似又与仙人的身份不甚相应,倒是显出了一种错金绣银的世俗富贵气。但汉人企慕的神仙生活,本就是世俗生活的延续和保存,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这与后世描述的洞中枯坐、鄙弃富贵的仙人,颇有异趣。此歌歌咏的上林仙客,显露的正是汉人企羡的特点。不过,他毕竟是“仙”,故其随从也世不多见:“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赤鸿、白雁,世所稀闻。它们的出现,往往被古人视为上天降赐的祥瑞,预兆着天下的太平。当年汉武帝“行幸东海,获赤雁”,就欣喜异常,还特为作了首《朱雁》之歌。汉宣帝元康、神爵年间,这类五彩神鸟,曾成千上万降集于京师宫殿及上林苑。人们以为这都是神仙降赐的好兆,喜得宣帝屡次下诏“大赦天下”、赏赐臣下爵禄或牛酒。这四句运用长短错综的杂言,描述鸿雁群随,翅翼忽张忽合,翔舞山林之间,以至遮蔽日月的景象,奇异动人,令人有身临其境、眼目撩乱之感。神奇的还不止于此:“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正当鸿雁翔集之际,山林间突又涌出一股股泉水,清亮闪光、汩汩不绝,而且甜美可口,则不是人间凡水所可比拟。随着上林之“仙”降临而出现的,正是如此应接不暇的奇迹。全诗歌咏至此,仿佛有天花乱坠于字行之间。
“芝为车,龙为马”以下,歌咏仙人的离去。诗中说:人们还沉浸在对种种仙瑞的欣喜若狂之中,仙人却冉冉升天、飘忽而去了。他来的时候,乘的是兰棹桂舟,浮现在烟水迷茫之间;离去时则又身登金芝、驾驭龙马,消失在青天白云之上。此刻海天青青,仙人已渺无影踪。他究竟去向了哪里?大概是到四海之外去览观遨游了吧?这四句全为三言短句,抒写仙人离去景象轻疾飘忽,留下了一种情系云天、绵绵无尽的意韵。歌中叙仙人以“金芝”为车,堪称奇思。不过这想象也有现实依据:据说公元前62年(宣帝元康四年),曾有“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檐下承水之槽)中”,被视为仙人降临的瑞兆。公元前52年(甘露二年),又有“凤皇、甘露降集京师”。金芝本产于“名山之阴、金石之间”,附近的水饮之可“寿千年”(葛洪《抱朴子》),而今却生于檐下铜池,确是奇迹。人们由此发生仙人以芝为车降临宫殿的联想,也正在情理之中。至于“甘露”,乃“神露之精”,其味甘甜,饮之亦可长寿登仙。武帝当年为了获得它,曾“以铜作承露盘,高二十七丈”,“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欲以求仙”(《三辅故事》)。而今亦降集京师,实为可喜可贺。此歌最后“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四句,说的就是这类奇事。字里行间,荡漾着人们对仙人降临,赐饮金芝、甘露,以延年益寿的希冀和喜悦之情。
有所思
【原文】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①知之。
【注释】
①高:与“皓”字相通。即东方发白,天亮了。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远在大海南边。临别时,你不知拿什么礼物来赠送给我,只以镶嵌着珍珠的玳瑁簪相赠以表达你的一片痴心。送给我后我小心地用玉环把发簪缠绕起来,以同样表示对你的深情依恋。后来听说你变了心,我生气地把这发簪折断砸碎了。毁掉它,同时也想毁掉我们间的情意。从今与你一刀两断,不再为你而相思难眠。我下决心与你断绝这份情意,但回想起我们当年的相见,初次见面时那份甜蜜,我又难下决心。外面已是秋风萧瑟的季节,雉为求偶发出了悲鸣声,而人呢,谁不想有个好的伴侣?我现在犹豫难定,等天亮以后再做个最终的决定吧!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的厌战情绪和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雉子班
【原文】
雉子①,班②如此。之③于雉梁④。无以吾翁孺⑤,雉子。知得⑥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⑦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⑧,被王⑨送行所中。尧羊⑩蜚从王孙行。
【注释】
①雉(zhì)子:指幼雉。②班:同“斑”,指幼雉毛羽色彩斑斓。③之:一作“至”,到的意思。④梁:一作“粱”,指有稻粱之处。⑤翁孺:指人类。⑥得:这里指被抓住。⑦王:与“旺”相通,强壮有力的意思。⑧滕:一作“腾”,跑的意思。⑨王:一作“生”,活捉的意思。⑩尧羊:翱翔。
【译文】
幼雉的毛羽色彩斑斓,它飞到了可以觅食的稻粱之处。老雉叮嘱它要小心被人类捉了,不要不懂得知足,因贪食而忘了危险。老雉知道幼雉被捉就飞来了,但它们没有黄鹄那样强壮有力,它们真羡慕黄鹄能够高飞,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有力高飞,那就可以救救幼雉了啊!可惜它们没有那样的才能。见幼雉被捉,母雉和公雉都赶来救自己的孩子,但猎人已经将幼雉捉住,驾上车,猎人的马已经迅速跑起来了,幼雉将被活捉到猎人的住处。老雉仍依依不舍地跟着猎人的车飞行,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写老雉目睹幼雉被捕的生离死别之情。《乐府解题》曰:“古词云:‘雉子高飞止,黄鹄飞之以千里,雄来飞,从雌视。’若梁简文帝‘妒场时向陇’,但咏雉而已。”
上邪
【原文】
上①邪,我欲与君相知②,长命无绝衰③。山无陵④,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注释】
①上:指老天。②相知:相亲近。③无绝衰:指爱情永不衰绝。④陵:山峰。
【译文】
老天呀,我想与我心爱的人相遇相知,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要想让我们的爱情淡漠,除非山没有山峰,大江之水枯竭,冬天响雷下雨,夏天天降暴雪,天地混沌为一,才会与心爱的人断绝情意。可这些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的爱情会永久为一,始终不弃。
【赏析】
本篇是汉乐府民歌《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临高台
【原文】
临高台以轩①,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②。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注释】
①轩:高。②离哉翻:这三字是音节词,没有实际意义。
【译文】
登上高台,心情阔然开朗。俯视台下,溪水静静流淌,清澈纯透,给人以清爽之感。岸边的香草散发着像兰花一样迷人的芬芳。抬头望去,一只黄鹄高飞空中,飞向远方。弯弓射鹄,我期盼自己主寿万年。
【赏析】
古词有言:“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这首诗化用其诗句,写登高台所见之景,以抒发作者的豪迈情怀及其渴望长生的心愿。
上之回
唐·李白
【原文】
三十六离宫①,楼台与天通。阁道②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③。万乘出黄道④,千旗扬彩虹。前军细柳⑤北,后骑甘泉⑥东。岂问渭川老⑦,宁邀襄野童⑧。但慕瑶池宴⑨,归来乐未穷。
【注释】
①离宫:指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有建章、承光等一十一宫,平乐等二十五馆。李白②阁道:即复道,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③金舆:天子的车架。回中:汉宫名。④黄道:是古人想象中太阳绕地运行的轨道。⑤细柳:指军营。⑥甘泉: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⑦渭川老:指渭水河畔垂钓的吕尚。⑧襄野童:这里运用的是典故。黄帝出访圣人,到了襄阳城迷路。就向一个牧童问路,又问他治国之道。牧童以“除害马”为喻作答,被黄帝称为“天师”。后来就用以歌咏皇帝出巡。⑨瑶池宴:瑶池是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地,在昆仑山上。西王母曾于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
【译文】
上林苑有离宫三十六所,离宫高耸入云,楼台和天相连。月亮在高楼之间架空的通道上流转。美人在烟雾迷茫中带着点点愁绪。自从失宠之后,恩情渐渐淡了,桃李似乎也在春风中为美人今日的孤寂而伤怀。君王的恣意享乐什么时候才到尽头,好让他的车驾早日回到汉宫之中。想象中皇帝的车驾绕着太阳的轨道疾驰行进,锦旗在朝日的彩虹间飘扬。皇帝亲自去细柳营和甘泉宫检阅军队。不知当今的皇帝能不能像周文王那样起用在渭水河畔垂钓的老人,也不知道君王是否能向襄野牧童询问治国之道。真期望能够有那一天,能够和皇帝共宴,归来其乐无穷。
【赏析】
《上之回》是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诗借美人的失宠表达了对唐明皇巡幸游仙,不关心国家之事,不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以及诗人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怀和功成身退的思想。
战城南
梁·吴均
【原文】躞蹀①青骊马②,往战城南畿③。五历鱼丽阵④,三入九重围⑤。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⑥。为君意气重⑦,无功终不归。
【注释】
①躞蹀(xiè dié):行走的样子。②骊马:黑马。③畿(jī):区域。④鱼丽阵:古代作战时军队布置的阵势。⑤九重围:形容多层的围困。⑥“名慑”两句:这两句借用历史上秦国的强大和白起的威名来衬托战士的英勇。武安将,指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他曾被封为武安君。⑦意气重:倒装句法,即“重意气”,实际指重报国立功的意气。
【译文】
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他十分英勇,曾经五次参加作战,多次突入敌军多层的包围。他的声名可比秦国名将白起,他曾经跟随秦王作战立下了不世的功勋。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报国立功的意气,发誓如果自己没有建立功勋一定不会归来。
【赏析】
《战城南》,六朝文人常用汉乐府旧题写作诗歌,往往和原作的情调不同。吴均这首诗写得较为悲壮,抒发了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立功边塞的壮志豪情。
战城南
唐·卢照邻
【原文】
将军出紫塞①,冒顿②在乌贪③。笳喧雁门北,阵翼龙④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潭。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释】
①紫塞:即长城。南梁周兴嗣编缀的《千字文》,才巴长城称为“紫塞”。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②冒顿(mò dú):(?—前174),匈奴单于,冒顿是人名,姓挛鞮。单于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冒顿在夺取单于之位后,统一了现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③乌贪:汉代西域乌贪訾离国的省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④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这里是比喻用法,喻指异域的敌军。
【译文】
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守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赏析】
唐高宗时代在边境发动了多次战争,很多人以诗文借汉事表达思想。卢照邻这首《战城南》就是通过赞颂汉军将士讨伐匈奴的英勇顽强精神,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战城南
唐·李白
【原文】
去年战桑干①源,今年战葱河②道。洗兵③条支海上波,放马④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⑤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⑥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注释】
①桑干:即桑干河,在山西大同城南六十里,源出马邑县北洪涛山。②葱河:葱河即发源于西域葱岭的河,在今新疆境内。“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③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④放马:放牧战马。⑤秦家筑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以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⑥鸢(yuān):即老鹰,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常啄食腐尸烂肉。
【译文】
去年征战于桑干河源头,今年转战葱河河畔,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不远万里到这些地方征战,三军将士皆已耗尽了青春年华、衰老无比。匈奴人以杀戮掠夺为业,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战死荒漠之中,结果只是白骨黄沙。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烽火没有燃尽的时候,那么战争也就没有结束的时候。荒野上的战斗如此残酷,战败的马匹在战场上悲鸣,而它的主人却被乌鸦和鹰啄食,肠子都挂上枯树枝头。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到头来也一无所获。战争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时才用到它。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里抨击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会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将进酒
唐·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①,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②!人生得意③须尽欢,莫使金樽④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⑤,会须⑥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⑦,将⑧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⑨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⑩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①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云“天上来”。②“高堂”两句:意思是岁月易逝,愁催人老。③得意:有兴致的时候。④金樽:金杯,指华美的酒器。⑤且为乐:姑且作乐。⑥会须:应该。⑦岑夫子,丹丘生:即岑勋和元丹丘,两人都是李白的好友。⑧将:请。⑨钟鼓馔(zhuàn)玉:功名富贵的代称。钟鼓,即权贵人家的钟鸣鼎食。馔玉,以玉为馔,形容饮食精美。⑩饮者:饮酒的人。“陈王”两句:意思是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举行宴会。出自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主人:李白自称。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五花马:毛色呈五种颜色的马,这里指名贵的马。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狐裘。万古愁:形容愁苦之多。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才,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将进酒
唐·李贺
【原文】
琉璃钟①,琥珀②浓,小槽酒滴真珠红③。烹龙炮凤④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注释】
①琉璃钟:形容酒杯之名贵。②琥珀: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颜色一般为黄红色,透明到半透明。这里借喻酒色透明香醇。③真珠红:真珠即珍珠,这里借喻酒色。④烹龙炮凤:指厨肴珍异。
【译文】
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
【赏析】
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的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这是一首讽喻诗,既形象夸张地反映了统治者的豪华奢侈,又从跳跃的蒙太奇镜头中开拓了读者的联想,并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
君马黄
唐·李白
【原文】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①,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②客。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③,独好亦何益?
【注释】
①盘:游乐。②五侯:河平二年,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王商等五位为侯,世称五侯。③急难:指兄弟相救于危难之中。
【译文】
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马的颜色虽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没有什么相隔的。我们一起来游乐玩耍,双双行驰在洛阳的街头巷陌。我们都腰挎明闪闪的宝剑,戴着修饰鲜丽的高高的帽子,都各自拥有千金裘,都是五侯的门客。即使是猛虎,有时候也会不小心落在陷阱里面,壮士有时也会陷于危难之中。兄弟之间的情谊只有在急难中才能深厚,才能成为相知,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赏析】
《君马黄》,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在这首诗里,李白抒发的是知己难得的苦闷之情。
芳树
陈·李爽
【原文】
芳树千株发,摇荡①三阳②时。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③。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注释】
①摇荡:这里形容风中起舞的美妙姿态。②三阳:太阳高照的日子,这里指炎炎夏日。③帷:帷帐,帷幕。
【译文】
春来时,千株树木都竞相发出新芽,在夏日照耀下随风摇荡。夏日易多风,枝叶繁茂常易阻隔鸟儿远飞的脚步。春来花似锦,夏日即将来临,叶子繁茂如同帷幕低垂。远在他乡的游子想寄平安到家中,只是路途如此遥远,怕无法到达。
【赏析】
这首诗是借季节的变迁而抒发自己久居在外、无法归乡的苦闷之情。
芳树
梁·萧衍
【原文】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一叶度①春风,芳芳自相接。色杂乱参差②,众花纷重叠。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③。
【注释】
①度:过,经历。②参差:不齐。③惬:惬意,心情舒畅的意思。
【译文】
转眼间树木就变绿了,微风过处,散发着满树的芳香。这芳香并非一片叶子所能发出来的。一叶经历春风,众叶都开始散发芳香,芳气相接,才有这般春风醉。只是秋天一来,树木的叶子就要变黄枯萎了,颜色也在秋风的相逼下呈现出衰飒的样子,众花也纷纷而落。满眼都是黄花堆积,看到这般萧瑟的情景千万不能想太多,勾起了年华易逝的感伤怎能让人心情舒畅呢?
【赏析】
此乐府诗为萧衍感物兴怀之作。与其他诗人多怜花惜人不同,萧衍之怜花则重在对芳树的赏玩。
欢迎新华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