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新华文库!

王夫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乡试。曾依桂王,奔走反清复明。后隐衡阳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学者称其“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三百二十四卷,至道光、同治年间始传于世。

清平乐
咏雨
归禽响暝①,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②,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注释】
①暝:指空漾灰暗的天色。
②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

【赏析】
这哪里是在咏雨,分明是词人抚世伤心的热泪!过片假写池中鱼儿,骂尽天下随波逐流浮沉之辈。结句既是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更是对世态炎凉的深沉感喟。顾炎武曾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辨,这首词即为“亡天下”之音。

更漏子
本意
斜月横,疏星炯①,不道秋宵真永②。声缓缓,滴泠泠③,双眸未易扃④。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长。
③滴泠泠:指漏壶滴水之声。
④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赏析】
此词是一种音乐文体。一种词调最初出现时,所咏都是与词牌名相一致的,如《女冠子》咏女道士,《河渎神》咏河神。此词题为“本意”,即咏更漏。上片直承题意,写出秋宵夜长,愁人无寐的情态,漏声缓缓,水滴泠泠,催促时光逝去,而愁人却难以成眠。下片因不眠联想到难以成醉。清醒总比麻木易于感到痛苦,即屈子“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结束处又回到主题,仍写更漏。但这时更漏之声已经过词人的升华,时光一点一滴地过去,而国破家亡的悲愤,意图恢复的雄心,却更加分明。历来咏更漏词,未如此词重大。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