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新华文库!

潘飞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潘飞声

潘飞声
潘飞声(1858—1934),字兰史,号剑士,老剑,又号独立山人。广东番禺人。早年师从叶衍兰学词,举经济特科。曾游学德国。后入南社,与高天梅、俞剑华、傅屯艮并称“南社四剑”。有《海山词》、《花语词》、《珠江低唱》、《长相思词》各一卷,总名《说剑堂词》。又有《粤词雅》一卷,主编《粤东词钞》三编。

双双燕
和黄公度韵①
罗浮睡了,看上界沉沉,万峰未醒。唤起霜娥②,照得山河尽冷。白遍梅田千井③,见玉女④、青青两鬓。恰当天上呼船⑤,倒卧飞云绝顶。仙洞有人赋隐。羡蝴蝶双栖⑥,翠屏安稳⑦。烟扃拟叩⑧,还隔花深松暝。谁揭瑶台明镜⑨。应画我、高寒瘦影。指他东海火轮⑩,只是蓬莱尘境。

【注释】
①黄公度:黄遵宪。
②霜娥:嫦娥,指月。
③梅田千井:罗浮山上古时多植梅,井是田的量词。
④玉女: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赵师雄醉卧梅下,遇梅花仙子。
⑤“恰当”二句:罗浮山外有浮碇冈,传说为罗浮山碇石。作者由此联想罗浮山是仙人的船只。飞云,罗浮主峰飞云顶。
⑥蝴蝶:罗浮山有蝴蝶洞,四时出彩蝶。
⑦翠屏:翠绿陡峭的山壁。
⑧烟扃:烟雾笼罩的门。
⑨瑶台明镜:指天上的月亮。
⑩火轮:指轮船。

【赏析】
这是对黄遵宪《双双燕》词的和作,并有小注云:“昔在菊坡精舍,听陈兰甫先生话罗浮之游,云仅得‘罗浮睡了’四字,久之未成词也。壬寅三月,余游罗浮,至东江泊舟,望四百峰横亘烟月中,觉陈先生此四字神妙如绘。”虽曰和作,而境界极高,不让原作。词的上片描绘出月下罗浮一派澄澈静穆的景象,幽寂空明,清绝冷绝。实亦以“上界沉沉,万峰未醒”喻指朝廷之昏聩、民智之未开。下片层层用曲笔,写出拟欲归隐,而花深松暝,不得叩扃的无奈。这里的无奈,既是词人内心的想象,也是现实苦难的写照。末句以新事物入词,而风格仍是传统的。这和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新意境,而须以古人风格入之”的“诗界革命”的三点主张是完全吻合的。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