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卷六 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
【原文】
《十三州志》①曰:出武州之燕京山②。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③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④之下,盖稚水濛⑤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
【注释】
①《十三州志》:北凉时人阚骃(kàn yīn)所著。阚骃字玄阴,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市)人。
②武州:东魏置,治今山西省繁峙县东。燕(Yān)京山:即管涔(cén)山,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
③阜:山。修:长,高。
④导:发源。麓(lù):山脚。
⑤稚:小。濛(ménɡ):小雨的样子,引申有“小”义。
【译文】
《十三州志》说:(汾水)源出武州的燕京山。(燕京山)也就是管涔的别称。这座山峰峦重叠岩石很高大,只有杂草没有树木,泉源从南麓流出,只是小水细流罢了。再向西南,两岸连山,山峰绵延不断。
【原文】
后立屯农①,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②。山有羊肠坂③,在晋阳④西北,石隥萦行⑤,若羊肠焉,故仓坂⑥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⑦。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⑧,常山南行唐县⑨有石臼谷,盖资承⑩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
【注释】
①屯农:犹屯田。
②羊肠仓:东汉永平中在此屯田积粟而建造的粮仓,在今山西省交城县东北。
③羊肠坂:在今山西省交城县东北。
④晋阳: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⑤石隥(dènɡ):石阶。萦(yínɡ):盘旋缠绕。
⑥坂(bǎn):山坡,斜坡。
⑦呼沱:即滹沱河,在今河北省西部。石臼河:又叫行唐水,在今河北省保定市。
⑧司马彪:西晋史学家,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撰《续汉书》。《后汉郡国志》: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内容,五卷。今传世的范晔所撰《后汉书》中的“志”均为司马彪撰叙。
⑨常山:古郡名,西汉置,今河北省正定县。南行唐县:本战国赵之南行唐邑,汉初割真定地置为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市。
⑩资:蓄积。承:接纳。
漕(cáo):水道运输。
都虑:地名,不详。
汾水:水名,即汾河,源出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在河津县西入黄河。
秦:今陕西之地。晋:今山西之地。
无算:不计其数。
邓训:东汉邓禹之子,字平叔。谒者: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时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员。
监护:监督,监管。水功:兴修水利之事。
隐括:审度核查。
【译文】
后来在这里屯垦,积聚粮食,称为羊肠仓。山上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阶弯曲盘绕,好像羊肠似的,所以粮仓和山坡都取这名字。东汉永平年间(58—75),浚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大概蓄纳呼沱河的水,转运山以东的谷物,从都虑到羊肠仓,将凭汾水运谷物到太原,用来供给秦、晋。水运所经河道,共有三百八十九个险隘,连年苦役,死的人不计其数。肃宗封邓训为谒者,监护河道。邓训审度核查后知道这条水道的艰难,详细报告肃宗,要求停止运输,肃宗听从了他的报告,使几千人免于死亡。和帝邓熹后立为皇后,叔父邓陔认为是邓训做了好事积善的结果。
【原文】
冠爵津,汾津名也,在界休县①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②,累石就③路,萦带④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⑤,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⑥桥,盖通古之津隘⑦矣,亦在今之地险⑧也。
【注释】
①界休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②偏梁阁道:即栈道。偏梁:临近水边的一头的木梁。
③就:成。
④萦带:缠绕。
⑤戴:顶着。山阜:山。
⑥鲁般:亦作“鲁班”,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工匠,姓公输,名班,后世尊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⑦通古:整个古代。津隘:关津要隘。
⑧在今:当今。地险:险要的地方。
【译文】
冠爵津是汾水上的渡口名,在界休县的西南,俗称雀鼠谷。山谷有几十里深,道路非常狭隘艰险,水的左右都垒建着栈道,垒石成路,盘绕在山岩的一侧,有的离水一丈,有的高出五六尺,上顶高山,下临深涧,俗称鲁般桥,这是古代的险要渡口,在今天也算得上是险要的地方了。
【原文】
其水又迳安邑①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②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盬。长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从盐省古声③。吕忱曰:夙沙④初作煮海盐,河东盐池谓之盬。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淳,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⑤,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⑥水径,防其淫滥,谓之盐水,亦谓之为堨水。《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⑦,地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径⑧,南通上阳,北暨盐泽⑨。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⑩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盐池也。土俗裂水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千余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注释】
①安邑:古都邑名,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
②《地理志》:班固《汉书》中的内容,两卷,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也是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始祖。
③从盐省古声:从盐省形,从古得声。省形,省略形声字意符的笔画。
④夙沙:古部落名,在今山东省胶东地区,该部落的百姓讨伐其国君,而归顺神农炎帝。
⑤澍(shù):降雨。潢(huánɡ):积水池。潦(1ǎo):路上的积水。奔泆(yì):奔流。
⑥堨(è):修筑遏水的土堰。
⑦云:高。秀:高耸。
⑧曰径:似为“白径”,为中条山一条南北通道,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南十五里。
⑨盐泽:在今山西省运城市。
⑩猗(yǐ)氏:在今山西省临猗县南。
绛(jiànɡ):古邑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服虔:东汉河南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字子慎,汉灵帝时官至九江太守。
鹾(cuó):盐。
杜预:西晋文学家,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传世。
【译文】
盐水又经安邑故城南边,又向西流注入盐池。《地理志》说: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称之为盬(盐池)。盬长五十一里,宽七里,周围一百一十六里,从盐省形,古声。吕忱说:炎帝的诸侯夙沙氏最初发明煮海盐,河东的盐池称为盬。现在池水东西长七十里,南北宽十七里,水色清澈平静,很深但不流动。水中出产石盐,是自然形成的,早上采盐到晚上又结起来了,一点儿也不会减少。只有山洪暴发,大雨如注,池水暴涨奔流,盐池才会因之而消耗。所以官民都协力筑堤阻断水路,防止泛滥,所以称水为盐水,也称为堨水。《山海经》称为盐贩之泽。泽南对着层层的山峦,高岩耸立,山谷深深,两边巨石壁立,中间狭窄得不能通车,称为石门,小径从其中通出,称作白径,南到上阳,北达盐泽。池的西边还有一池,称为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的西边。《春秋》成公六年(前585),晋谋划离开原来的绛邑,大夫说:郇、瑕,土地肥沃富饶,接近盬。服虔说:土平有水可以灌溉的称沃,盬,就是盐池。当地习惯分水来浸泡麻,把水分别灌满田野,畦中的水干后,泥土上就结出盐来,叫做咸鹾,但有苦味,号称盐田,盬的名称由此而来。本是司盐都尉的治所,领兵千余人镇守此地。周穆王、汉章帝都到过安邑来看盐池。所以杜预说:猗氏有盐池。后来撤销了尉司建制,分设猗氏、安邑两县来镇守此地。
【评析】
这一卷列名的河流共有八条。其中最大的是汾水,今称汾河,全长近七百公里,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其余涑水(今称涑水河)在今永济附近单独注入黄河,是仅长二百公里的小支流。湛水是一条从今山西省南流到河南省注入黄河的小支流,现在的地图上虽仍绘有此河,但已不记河名。其余浍水(今称浍河)、文水(今称文峪河)、原公水(今称禹门河)、洞过水(今称蒲河)、晋水(实即晋祠泉水),都是汾水的支流。
欢迎新华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