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库>社科文史库>史学名著

热销商品

  • 指定的栏目还没内容!

第四章 春

呼啸生涯-尧门春秋-春

文章来源:新睿文学 作者:原野旷石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7日 点击数: 字号:

第四章 春天

大爷在把众多人送走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伸出双手向前又向后舒展了一下胳膊,感觉轻松了不少,急急忙忙到老屋看望祖祖。

从大屋到老屋中间要穿好大一片果林,果林分为四种:梅、桃、橘、杏,每种果林一亩,实际是八分八里,当时祖祖是图吉利才规划成八分八里。

果树结果,数杏子最早熟,下来就是桃子、再后是梅子,最后熟是橘子,几乎从立夏到立冬都有水果。可见祖祖是用了心思的。果林中间三条路把果林品种分开,也是从大屋、二屋到三屋、老屋的的必经之路,分家时,三兄弟每人一片林子,祖祖一片林子,但谁都没有分的很清,杏子熟了,四门三屋全都是杏子,桃子熟了,四门屋全是桃子、梅子熟了......橘子熟了…。

正值春天来了,经过果园,小道旁种植的小植物花草不停的竞相开花斗艳,香气沁人。

只见孩子们上树戏耍的,荡秋千的,追逃捉谜的,大爷一边喊:“别掉下来了,秋千要稳啊”,一边被孩子们嘻嘻荡走了多天的苦恼,加之英子刚才的出现,心里得意自己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

来到祖祖老屋,见祖祖气色好了许多,站在床前,躬身问道:“爹,好些了吗,儿这几天为宋家提亲的事搞得昏头混脑,没有多时间陪护您老人家,是儿的不孝,您老别往心里去”,    

祖祖见大爷来,欲起身,但又咳嗽起来,好不容易缓过,就不管大爷问候的话劈头就说:“你们怎么商量的?”,

大爷说:“这不专门来给您老禀报的”

祖祖立马就催促大爷快说,大爷见祖祖急促知道事情结果,就低头继续说“我们哥仨请尧门上三门的管事,一同商量来着”祖祖听着点点头,示意大爷继续说

“但是,几天过去了都拿不出主意,您也知道,尧门族规是不允许姑娘出嫁做小的,谁也不敢表态,真是难倒我们,幸亏英子解了大家困扰,但还是要您老做主”。说完就跪下,祖祖说“起来吧,你们说说宋家怎么样?”

大爷未加思考就说“经过思前想后认为,宋家不是恶意的要羞辱咱们尧营,尧营多少年来有名望,有实力,他宋家也是知道的,况且也是拐弯的亲戚,应该说他们也想结这门亲,他们娶姨太是为了续香火,也说清楚了,是明媒正娶。有什么条件让我们提,礼数是走到的”。   

祖祖说:“英子在上你们哪里之前先来给我说了她的决定,英子说的对,现在是民国,世道变了,既然英子都想开了,我们就顺着吧,况且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是不?”,大爷点点头附和。

祖祖说完叹道:“这事风言风语的免不了,也有戳脊梁骨的,哎!让他们说去吧!谁摊上谁知道个中无奈,让他们戳去吧!,你就安排回了宋家的话,然后给英子办吧,一定要办风光”说完大声的咳嗽起来。

大爷听后,不由得激动起来,擦着泪失声说:“是,听爹的,一定办好,爹你放心,你好好休息,我去回媒人了,这事我就安排了”,祖祖说:“去吧!”。

  二爹,就是后生翰章的亲爹,大爷给起名海光,是海字辈,字海龙,中等个子,红铜色皮肤,八字胡,从小跟着大爷干农把式,大屋农活都要二爹操持,因为长工少,自己都要亲自干,二爹老实憨厚,和大爷一样不善言语,对父辈对弟兄一心一意,用心呵护弟妹。

二爹对自己娶的媳妇却无可奈何。在没有娶亲时听媒人讲如何好,如何漂亮,因为是大屋头一个媳妇,大爷和大奶奶都没有经验,也是距离远的缘故,也没有去女方家看,就答应了亲事,结果娶回来是智障女子。

男女婚姻都是算八字成姻缘,没有媒妁不成亲,娶回来就是铁定男方家的人,只有认下这个霉头。

有一次,那智障女在伙房里做饭,来不及如厕,方便在灶房里,正好让大奶奶到厨房看见。

大爷知道后,一气之下,把媒人找来,一纸休书,辞回女氏娘家。

这桩婚事给老实八交的二爹内心伤害极大。大爷和大奶奶心里也一直是个病。这个儿子在大人面前从来没有说过不字,惟命是从。

大爷只认为老二老实,娶个能操持家务,能生娃就行。不经意,作为老人没有用心,造成孩子的伤害,孩子虽然不埋怨,但作为老人心里更不好受。

  休了智障女,大爷为二爹的再娶谨慎又谨慎,多方托媒找合适人家。

农历六九刚到,大爷就听到媒婆的好消息。

靠近南河下游10里,有一村庄,北邻丹淅河,南邻肥沃的冲积平原张川,自古就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这个富饶的村子名字余岗,村里大部分人都姓余。

村里有户大户人家,占全村的一半人口,和尧营一样,有着很久的文化传承,亦称为家族,家族分六枝。在余氏家族第六支系里有家富裕之家,父亲是木匠,母亲织布,家有儿女四个,两女两男。两女儿为长,两儿小之均在上学。他们在家族里过着平稳的富裕日子。

  长女大名为蓝菊,小名为菊儿,因为是长女,父母很多事情要菊儿出去跑腿,一来二去,菊儿就知道这个很多很多事情,也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主要是菊儿从小聪明伶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在家族里菊儿也是姊妹当中最有主意,最值得姊妹信赖的闺蜜。

菊儿最好的闺蜜要数淑琴,是隔房叔伯姊妹,两人好的无话不说,淑琴有什么事情就要菊儿拿主意,而且让菊儿给他想办法完成她的要求。

菊儿总是满足这个闺蜜的要求和虚荣心。

  余氏家族虽然大,但比起尧营四大门却没有办法比,毕竟以渔为生计的族群对耕作缺乏根基,其游离性是制约他们做实业的原因。

菊儿虽聪明伶俐却被父亲的男尊女卑害了,父亲认为女人就是嫁人生孩子,过日子的,读书干什么?读书花我的银子,大了嫁人就是给别人花钱。

两个女儿都不让上学,而对于两个弟弟却花所有的积蓄让上洋学堂。这对期望上学的两姊妹来说是不公和无奈。特别是对聪明伶俐而有性格的菊儿来说更是每每伤心落泪。

再看看自己的闺蜜淑琴,从小上学,上的自己不想上,性格要强的菊儿在这个家庭只有一个心思来宽慰自己,好则是两个弟弟很有出息,聪明好学,听说国家要保送上学,作为培养的栋才。

  一天、在家帮妈妈整理家务的菊儿,忽然说有人来提亲,菊儿被安排在厢房不得出来听。

提亲的来多少回了,都是菊儿不中意的,但介绍来的人怎么都不称心,不是山里的,就是穷的解不开锅的,再就是没有文化、没有功名。

原来菊儿搞不明白,怎么媒人介绍的都是些歪瓜裂枣的男人?,后来听见媒婆对妈妈说:“你家姑娘也没有文化啊,条件高也得自己高啊”,菊儿听了后,一肚子气没处发,就不吃饭做抵抗。

妹妹月红劝姐姐说:“姐姐,要吃饭,咱爹就是那个榆木疙瘩,认死理,我听外边的人笑话咱爹,家里那么富,不让女儿读书,现在婆家都不好找,让他老倔头后悔吧。

按照余家大姓门户,别人家的男孩、女孩都要读书,就菊儿爹不让女孩读书,很多人都劝菊儿她爹,民国了,都在提倡新生活新文化,讲男女平等,你不让孩子读书,将来会后悔的。

菊儿她爹反而对人家说:“我有什么后悔的,我养了他们就是恩,我也不靠他们养活,女人嘛,就是做家务生孩子,伺候男人,这是天分”。他还涛涛不绝的一大堆说辞。

提亲的人要见见菊儿,菊儿被叫到堂屋,菊儿羞涩的不敢看媒人,只有在妈妈后面偶尔瞥上一眼。

菊儿被媒婆左右打量了又打量,似乎很满意菊儿,就问菊儿:“看起来,你又聪明又伶俐,而且姿色也很好,可惜你没有文化,要不有很多好人家等着要呢?”,这看来是个好话,但菊儿听起来一阵阵心凉打冷颤。扭头就走出堂屋。

过了农历五九就是六九,六九带来了春天。

二爹听了媒婆的回话,喜出望外,心里暗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