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库>社科文史库>史学名著

热销商品

  • 指定的栏目还没内容!

第一章 豌豆面圈

呼啸生涯第一季 尧门春秋之第一卷-豌豆面圈

文章来源:新睿文学 作者:原野旷石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7日 点击数: 字号:

 第一章 豌豆面圈  

小尧营直至省城具有名气,在大小尧营,尧姓占九成又,有族谱记载的翰章是第十七代传人,从第一代尧武林作为始祖,纪元为明万历年。再往上已没有记载,兴许是战乱,流行病迁徙缘故吧,人们称之为断代。

  尧营的辈分相差很大,翰章一出生就是祖子辈分,翰章是尧氏始祖姚武林第四子嫡传,称谓为四门的后代,据说排门(弟兄排次)小的岁数其后代辈分大。到翰章出生就当祖祖了,这在大姓族群里也是常见的事情。

  翰章出生时家境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排场,三间瓦屋原来是没有分家时的牛棚,分家时因为翰章的父亲是家族的老二,人口多,吃饭,住房就要多,但分家不是按人口,而是按门份来分的。

    爷爷为了照顾二门一家多分些房子就把牛棚分给了二门,其他门份都木有话说了。家里稀稀拉拉有如红木床、栗子(谐音是立子)木床、栗子木柜、红木桌、椅、箱柜、梳妆台,等家居,和牛棚房子结构比起来显然有些不搭,桌子上和抽屉里也还能有些古董的玩意,如精美铜狮子、铜马、妈妈戴的金项圈。翰章戴的银锁链等,说明之前应该是大户人家,也显示了破败的惆怅。

  爷爷是外地人,据说爷爷的奶奶是背篓背着祖祖来到尧营的,当时大河对面十里大田晕倒了被田主人救起,醒来问其来由,原来同是尧家尧弯尧氏嫡传门第,因家境败落寻亲来的,两天没有进食就饿昏了。救起爷爷的奶奶的就是寻亲的同辈叔伯,在经过祖祖的祖祖认可后,同门叔伯相互奉迎道喜,爷爷的奶奶和祖祖就此落根于尧营四门。

  祖祖逐渐长大,在这里放牛、铡草、犁地啥活都能干,深得伯父看待,适逢年华,当成自己儿女娶妻立房。爷爷的奶奶在祖祖小时候放牛怕饿到,每每出去放牛就用烙好的豌豆面饼中间挖个洞,套在祖祖脖子上,好事的人就给起绰号为‘豌豆面圈’,从此‘豌豆面圈’

 

就是祖祖的名号。从前坡到衡山,从三步两大桥,到娃娃石桥,南到四峰山,北到南河口,祖祖都是用步每天丈量着,用锄头一点点垦耕着,特别是营头的大槐树,是始祖当年亲手栽的,午歇时,祖祖总要跑到大槐树下,把褂子在地上一铺,酣睡一阵,醒来的爽只有在这树下酣睡的人才能体会,年复一年,这里一草一木都有豌豆面圈的印记。

  在来到尧营的祖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亲切的,特别高兴和向往的是每年过年,所有大小尧营都到舜帝庙拜庙。舜帝庙分为两大殿,大殿尧禅让殿,尧禅让地位与舜的雕像,偏殿为舜帝与英和娥皇。管事的可忙乎了,先是分为大尧营,大尧营又分大门、二门、三门、四门,排着老长的队。先给尧帝磕头,后给舜帝磕头,完后要给二位娘娘磕头,说是英和娥皇,先大人后小孩。

   轮到小孩磕头跟下扁食一样扑通,扑通一大堆,嘴里念叨着长辈的排次和辈分,脸上挂着开心的笑,笑的是磕完头有管事的发羊蝎子大的小馍馍和炒熟的带壳花生加杂着晒干的几乎是过了孔筛大小的红枣给孩子们,有运气的还能在赏赐的食物里找到铜钱。孩子们就这样一拨一拨的磕头,你能看到他们稚气而欢快的笑容。庙外大院子,有划汉船的,妞秧歌的,踩高跷的,听自己的娘说,在尧弯就没有这么大排场。

   拜完舜帝要给四大门的长辈拜年,小孩们按辈分自发的组队,成群结队的到一家一家,又是扑通扑通一大堆的磕头,虽然有的头都磕疼了,还是喜笑颜开,口里还唱着‘过年好,过年好,穿花衣,带花帽,家家户户放鞭炮,淘气孩子去捡炮,捡个炮牙崩掉,哭着哭着找姥姥......’。大人们虽对多数孩子都不认识,照样喜气洋洋掏出红包给孩子们散钱庆福,图个吉祥喜庆。

  祖祖的伯父随着年龄的增大,把权利交于祖祖,从此‘豌豆面圈’成为‘上头’的掌门人。

   说起‘上头’是以祖祖的伯父家业在尧营的地理位置和门份的俗称,大尧营是个方形营寨,坐落有序;小尧营也是方形营寨坐落而成,大小尧营成为一个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为宽的长方形的营寨,是几千年前舜帝的营寨和朱丹营寨的墟址而建,黄水冲是南向是武当山,北向是丹淅江,后来人们简称为丹江,尧营人称为南河。尧营所有门户是坐西朝东向,东向沿营盘有条大河,是从源头武当山从南向北倾流而下汇入南河。

   自然形成尧营地理南高北低地势,祖祖家坐落在尧营的最南向,南北向地势平坦地带,前到大河沿后以李家岭的岭头为界,最南头为上,因为始祖家业殷实,南北向约10里,东西向约5里的山川河结合地域,南与陈岗接壤、西与黄陵泉接壤、北至南河、东与马湾接壤,始祖尧武林当年按照四门家族分割土地,为了分配均匀,按照山地、坡地、旱田、水田、渠沟、道路、都是均匀分配。因此,祖祖的门份是四门,和其他门份一样都是东南西北到处都有旱田、水田,坡地、旱地、山林。但四门是最小成家立业的,所以在尧营最南端新建院落因此称谓‘上头’。

  在经过多年的耕耘,脊背朝天,弓腰伺地,硬是在伯父的基础上把家业实力增加数倍,供养三个个儿子教育、成家、立业。成为尧营首屈一指的四门中最大家族,‘豌豆面圈’名号成为以耕作富有的大家的尊称。

   一天,祖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三个儿子分担家业担子,这样做既有放权的意思,又有意考核儿子的各方面能力。

  爷爷名尧德林是老大,二爷名尧德友、三爷名尧德钦,都在祖祖的严管身教逐渐长大成人,继而三兄弟都已成家,爷爷老大私塾学堂后就带祖祖管理家务,二爷爷考取功名,三爷爷经商,一时间成为兴旺的大家族。家风是祖祖树立的成就后代的传世之宝,夫妻之间娘子和相公称谓,女孩为小姐称谓,喊父亲为不能喊爹爹,要按排房数喊大爹,二爹、三爹....在自己家里不许喊爹爹。有妻室并且分房住的叫屋,学文化懂道理是这个家族在尧营威望的基础。